第106章 車馬滿城原上去,豈知惆悵有閒人(第1/2 頁)
【第三卷 :屈指數春來,彈指驚春去】
在皇權的微妙平衡中,太子終是憑藉一番巧妙周旋,從父皇那裡爭取到了對科舉舞弊案的有限處置權,竟然真的和刑部侍郎李源大刀闊斧的開始清算科舉案的事。
那些曾以為能靠銀錢鋪就仕途的官員們,此刻無不人心惶惶,卻又在不久後發現,所謂的清算不過是場虛張聲勢的戲碼。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雷聲大雨點小。
太子嚴孤山以雷霆之勢開局,最終卻以春風化雨之姿收場,大肆抄府抓人,實則暗中留有餘地,不僅未傷及根本,反而讓那些在邊緣遊走的官員們感激涕零,欠下了他一份份沉甸甸的人情。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科舉舞弊案雖未得到徹底的根除,但至少在表面上得到了平息。那些曾經囂張跋扈的官員們,也在太子的恩威並施下收斂了鋒芒,整個朝廷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一日雪停,東宮傳出訊息,太子嚴孤山偶得一批珍稀好茶,色澤翠綠,香氣襲人,據說是前朝貢品,世間罕見。
太子聽說鄭寺卿喜歡,正經的下帖子請鄭長憶去東宮品茶,又邀請李源作陪。
李源可能是怕鄭長憶一個人去東宮不自在,大清早,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李源便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鄭府。
他輕車熟路地穿過庭院,直奔鄭長憶的臥室而去。此時,鄭長憶正沉浸在夢鄉之中,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驚醒,只見眼前人影晃動,一個身材魁梧的身影已站在床邊,正是李源。
鄭長憶被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睡意全無,他瞪大眼睛,一臉茫然地看著李源,彷彿在看一個不速之客。他指了指李源,又轉頭看向一旁的金環,一臉困惑地質問道:“誰把他放進來的?”
李源見狀,無奈地嘆了口氣,他知道鄭長憶的脾性,便耐著性子解釋道:“快起來吧祖宗,你第一次去東宮,不得早點去以表尊重嗎?”
鄭長憶聞言,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李源,這人第一次去東宮還是大半夜碾過去的呢。心中雖有千言萬語想要反駁,但最終還是憋了回去。他無奈地翻了個白眼,說道:“可是太子下的帖子說是巳時啊”
然而,李源卻彷彿沒有聽到鄭長憶的抱怨一般,他自顧自地拿起一旁的衣服,直接給鄭長憶套了上去,一邊套還一邊唸叨著:“趕緊穿上,聽說你把腰摔斷了,走路都不利索,而且雪後馬車行駛的慢”
鄭長憶的耳朵幾乎要被李源那滔滔不絕的嘮叨填滿,他感到一陣頭疼,連忙揮手示意金環將李源引領至外殿,自己在屋內享受片刻的寧靜。
他慢條斯理地開始更衣,精挑細選的新衣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今日畢竟是頭一遭去東宮,不可能只見嚴孤山一個人,明晃晃的穿同款式總歸不太好。可倆人正值熱戀,都覺得私下裡的耳鬢廝磨遠沒有大庭廣眾之下暗送秋波來的刺激。
太子早幾天前就跟鄭長憶一塊選是佩戴同樣的環佩還是同樣的荷包,倆人興致勃勃的討論到午夜最終敲定,還把守夜的金環叫過來點評。
金環看著他倆給對方打的瓔珞扣,鄭長憶荷包上的還湊合,太子荷包上的那個鬆鬆垮垮感覺走不出幾步就要鬆散。
金環表情複雜的反覆確認他倆折騰半天就想出來這麼個絕妙的破主意、以及他倆編的那玩意是同心結。
“挺好的,至少挺隱晦的。”金環艱難地誇讚道。“真的很難看出二位有什麼關係。”
他看著興高采烈的倆人,感覺一陣牙酸。
談情說愛可能真的會讓人變傻。
而且會傳染。
鄭長憶這次赴宴的準備比上回去奉山更甚,那荷包等太子走後就解下來仔細放好,就差沒供起來,金環今早才有觸碰的權利。
鄭長憶穿戴整齊,照了好幾遍鏡子才步入外殿,清新的空氣與淡淡的粥香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
李源見鄭長憶坐在桌邊,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外之色,隨即笑道:“你竟也吃上早膳了?倒是難得。”
鄭長憶聞言,悶悶地“嗯”了一聲,道:“是啊,聽你的,開始養生了。不然還沒享福人就死了,太可惜。”
李源聞言,當他是終於想通了,突然想起前幾日鄭長憶突然吐血,那驚心動魄的一幕至今讓他心有餘悸。他剛想開口詢問鄭長憶的身體狀況,卻只見鄭長憶已經一臉不耐地招呼下人給他也準備一份早膳。
李源連忙擺手說自己已經吃過,但鄭長憶卻執意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