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兒孫楚楚賀生辰(第2/3 頁)
意在正院擺下了數張大桌宴席,以款待這些前來祝壽的官員與賓客。
然而,在這熱鬧非凡的場景中,鄭長憶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並不喜歡這種與眾人擠坐一堂的宴席,覺得那樣的氛圍太過嘈雜,難以讓他靜下心來。於是,他挑了個相對安靜的角落坐下,手中輕輕把玩著酒杯,目光卻不由自主地穿梭在人群中,尋找著那個讓他心心念唸的身影。
,!
今日是太傅的生辰,太子嚴孤山又剛剛回京並帶來了顯著的政績,自然是這場宴會中不可或缺的人物。鄭長憶心裡清楚,太傅不會不邀請太子,他只是想親眼看到太子出現,確認他是否安好。
屏風外傳來一陣陣恭維與喧鬧聲,許多官員紛紛起身,向某個方向迎去。鄭長憶的心猛地一跳,他知道,那一定是太子來了。他忍不住站起身,目光穿過人群,向那個方向望去。
果然,只見眾人簇擁著一位春風滿面的青年男子走進院子。他身穿華貴的錦袍,頭戴玉冠,面容俊朗,氣質非凡。正是嚴孤山。他一邊與周圍的官員交談,一邊微笑著向眾人點頭致意,顯得極為親民與隨和。
鄭長憶的目光與太子的眼神在人群中交匯了一瞬,卻被周圍的人群擋住了視線。鄭長憶的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失落感,但他很快便恢復了平靜。他默默地坐回原位,繼續觀察著宴會上的一切。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引起了鄭長憶的注意,竟是李源。太傅一向不喜李源的出身和做派,這次下帖請他估計也是因著近期的事想拉攏太子一黨。
李源似乎注意到了鄭長憶的存在,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了一番後,最終停留在了鄭長憶的身上,卻很快也被前來恭維的官員們團團圍住。
鄭長憶覺得好笑,小聲讓金環去要點茶水來,偷偷在自己的酒中摻了水,慢慢抿了幾口,樂津津的看李源手足無措。
午宴的氛圍愈發濃厚,賓客們分坐兩桌,各自為營,氣氛微妙而緊張。鄭長憶所在的這一桌,聚集了朝中多數維護皇權穩定的保守派官員。他們身著官服,面色凝重,不時低聲議論著太子嚴孤山與李源等進攻性新派的種種行為。在他們眼中,太子與李源那種激進的彈劾官員、除弊革新的做法,無疑是在動搖朝堂的根基,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太子是否有著奪權篡位的野心。
鄭長憶坐在這一桌的角落,耳邊充斥著這些議論聲,心中五味雜陳。
他對太子的敬仰與愛慕卻如同烈火般熾熱。他深知太子所行之事,皆是為了大齊的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的福祉安康。然而,這些在保守派官員眼中,卻成了太子企圖奪權篡位的證據。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他端起了酒杯,起身離開了自己的席位,穿過人群,徑直走向了太子所在的那一桌。
當他走到李源身邊時,整個宴會廳都彷彿靜止了一般,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李源和太子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們沒想到鄭長憶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然而,更讓他們震驚的是鄭長憶接下來的舉動。他微笑著舉起酒杯,對著李源說道:“李侍郎,近日您除去科舉舞弊之弊,真是讓天下士子歡欣鼓舞。我雖不才,但亦知此舉之重要。今日藉此機會特來敬您一杯,願我大齊科舉昌盛,士風清正。”
李源聞言連忙起身,他心中雖有諸多疑惑與不解,但只當是鄭長憶又抽風,斂袖體面的舉杯:“鄭大人客氣了,只是聽說鄭大人身體抱恙,這酒我幹了,大人隨意即可。”
然而,鄭長憶卻並未聽從李源的勸阻。他輕輕搖了搖頭,示意自己無礙,毫不猶豫的將杯中的酒液一飲而盡。
這桌上的很多人都沒見過鄭長憶出席什麼宴會,眼下這舉止實在反常。一時間,宴會廳內議論紛紛,各種猜測與揣測不絕於耳。
鄭長憶像是沒聽到一般,拿起桌上的酒壺給自己重新斟滿杯,他再次舉起酒杯,表情有點勉強的對著太子說道:“太子殿下,下官也敬您一杯。”
太子嚴孤山聞言愣住了片刻,他剛剛看鄭長憶的動靜是在這裡直接表演投靠自己,但這副表情讓他不知道該不該舉杯,他一下子沒搞懂鄭長憶這唱的是哪出。
他深知這一杯酒的意義與分量,更知道喝下這一杯可能會帶來的後果——暴露他們之間的秘密關係,引來皇帝的猜忌與打壓。
然而他的身體卻無法拒絕這份來自鄭長憶的邀請。
他不由自主的舉起酒杯與鄭長憶的酒杯輕輕相碰。那一刻,兩人的眼神交匯在一起,彷彿有千言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