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佑太子(第1/2 頁)
這幾日,嚴孤山常常被叫去暖閣單獨問話。
鄭鶴看他每次出來臉色都不太好,他很擔心,但是嚴孤山又堅決不准他跟著去,回來也只說是皇帝鐵了心要整治周氏了。
之後數日,大理寺和刑部內一片繁忙景象,官員們夜以繼日地梳理著關於周皇后的罪證。
那一份份卷宗,猶如承載著罪惡的船隻,從大理寺和刑部朝著養心殿源源不斷地駛去。
這些罪證,詳盡且確鑿,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周氏一族罄竹難書的惡行。
從利用周皇后在宮中的權勢,大肆貪汙受賄,致使國庫虧空;到在朝廷各個關鍵職位安插親信,結黨營私,將朝廷上下攪得烏煙瘴氣;再到暗中謀劃,妄圖顛覆皇室,每一項罪名都觸目驚心,足以讓周氏一族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只是對於這些證據,嚴孤山卻不再有絲毫過問之意。
他每日白天帶著御林軍在城牆上巡邏,晚上回到東宮,整個人還緊繃著。
他和鄭鶴的心結解了,但日常互動還是如常。最多是嚴孤山把頭躺在他雙腿上,用他的手冰一冰自己的額頭讓自己清醒一點。
因為周傳策並沒有選擇走太子給他的生路,將自己的長姐周皇后推出來承擔罪責,而是選擇了一條更為瘋狂、更為決絕的道路。
他聯合周氏全族上下,準備發動一場震驚京城的叛亂。
他們的目標,是殺進皇宮,擁立周皇后的孩子,企圖篡奪皇位,將整個國家的命運置於周氏一族的掌控之下。
這無疑是對皇家權威的公然挑釁。
但皇帝一點兒也不慌。
慌什麼?他們不就是為了皇后來的嗎?皇后現在在後宮,又不是在他周家的後花園。
皇帝派人日日看守皇后和她的兒子,防止他們自殺。他根本沒想過打或者談判。
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已經對家族沒用的瘋女人,不值得大動干戈的。
他的想法大半是對的,周家的親衛們,每日穿盔帶甲列陣城樓下。
日日逼宮,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宮的城牆,宛如一條盤踞在京城的巨龍,見證了無數的風雲變幻。
太子心中清楚,如今的局勢已經如同緊繃到極限的弓弦,一觸即發。
尤其是京城的兵馬分佈,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天平,御林軍和周家軍各佔一半,維持著一種危險至極的平衡。
御林軍,這支看似強大的皇家守衛軍隊,實則內部魚龍混雜。其中大部分都是世家公子,他們身著華麗的戰甲,卻更像是來軍中鍍一層金的紈絝子弟。
這些世家子弟加入御林軍,或是為了家族的榮耀與利益,或是為了在宮廷中獲取更多的權力和地位。
他們平日裡在京城的繁華中養尊處優,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對於戰爭和忠誠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
真正能在關鍵時刻為皇家效命、為太子所用的,只有那些曾經跟隨他南征北戰、歷經血雨腥風洗禮的精銳之士,但這些,也都是難得的忠臣猛士。
若是在這樣的宮變中……
————
鄭鶴輕撫他緊鎖的眉頭:“殿下既然決意如此做了,就不必多慮了。”
嚴孤山知道他指的是什麼,他睫毛輕顫,半晌嘆了口氣:
“是啊,大將臨陣,最忌優柔寡斷……”
————
陽光依舊如往常一樣灑在皇宮的城牆上,但那看似溫暖的陽光卻無法驅散空氣中瀰漫的緊張氣息。
嚴孤山如往日一樣,神色凝重地在城牆上看著下面那些寒光閃爍的盔甲。
他看見周傳策騎著馬,手握長槍站立於陣前。他突然想到,數年前的內亂逼宮時,周傳策應該是站在自己現在這個位置的。
時移世易,身份輪轉。
當他轉身的那一刻,突然,一支利箭從他的背後呼嘯而來。那箭的速度快得驚人,仿若一道黑色的閃電,瞬間劃破了空氣。
尖銳的破空之聲在城牆上回響,令人毛骨悚然。箭頭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冰冷刺骨的寒光,那寒光直直地朝著太子的心口射去,彷彿帶著周氏一族的滔天恨意。
副將木圖一直緊緊跟隨在太子身邊,他的警惕性極高,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然而,當那箭的破空之聲傳入他的耳中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那箭的速度實在太快,快到讓他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
而城牆上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