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逝者已逝,逝者已逝(第1/2 頁)
對於嚴孤山來說,永昌三十一年過得如同白駒過隙般迅速。夏天悄然來臨,東海的袁老將軍在這熱烈的季節裡與世長辭,也算是壽終正寢,安詳地死在了軍營大帳之內。
太子嚴孤山聽聞此訊息,心中悲痛之餘,自請去弔唁。
皇帝思索片刻後同意了,畢竟袁家忠心為國,多年來一直安分地鎮守邊疆,這份功績不可磨滅。
皇帝特賜袁老將軍鎮海侯的封號,又撥出白銀五千兩以作厚葬之資,主將之位則由其子小袁將軍袁千江繼任。
皇帝此舉,多多少少有點打周氏臉的意思。這幾個月來,帝后關係不和,那矛盾幾乎都快鬧到明面上來了。周傳策將軍因為留在京城,自然也上書為自己姐姐說話。
周將軍性子直爽,又在天高皇帝遠的南疆當一把手慣了,在朝堂上說話都常常有失分寸,更別說在奏摺上了。那言辭激烈之處,讓皇帝看了氣不打一處來。
但終歸是大齊缺良將,袁老將軍這一去世,滿大齊就更不剩幾個能堪當大任的將領了。
鄭長憶活著的時候,皇帝敢遊戲生命,肆意妄為。但他死後,皇帝明顯不敢再搞那麼瘋的舉動了。這更加深了嚴孤山的猜想 —— 自己爹有幻想症,根本沒什麼仙術異能。
不日後他帶著皇帝的封賞趕到東海,先是宣讀聖旨,然後去師父靈前弔唁,按流程走完後,晚上主動去和袁千江一同守靈。
嚴孤山十五歲被送到東海軍營,那會兒袁千江十六,兩人都在袁老將軍帳下受教,袁老將軍對自己的獨子嚴苛,對這個太子也同樣如此。兩個少年共度五年,有同袍之情,也有兄弟之情。
如今袁老將軍壽終正寢,二人雖是傷感,但也並不多悲痛,一生戎馬老於帳中,屍骨完整,風光大辦,追封為侯,這是天下武將夢寐以求的最好結局。
二人跪在靈前,說了些肺腑發話,但都想起從前老將軍的威嚴,感覺如果在這兒掉眼淚,會把老將軍氣活,然後一人踹一腳說“別這麼嬌氣,罰你們去帳外掄錘百次!”
二人相視一笑,一年不見,都成熟了很多。
他們彼此也都知道對方的事,太子說千江兄數月前除東瀛海賊的計謀很是奇絕,如今已是能獨挑大樑。
袁千江搖搖頭笑道:“哪裡趕得上師弟啊,不,現在我可不敢再稱師弟了,您現在賢名威名在外,我得恭恭敬敬的稱您太子殿下了。”
嚴孤山作勢要跟他惱:“千江兄這是故意擠兌我呢,我這就跟師父告狀,說你這個師兄一點兒不知道照顧人。”
袁千江笑著錘他:“怎麼回京城呆了一年就得這麼造作了?我聽說的關於你的事兒可都好的不得了,在朝中剷除奸臣,去南疆平定荊蠻,又得皇帝喜愛,你這麼有本事,還要我照顧你什麼?”
“哎?說起南疆那場仗,你可真是神了,怎麼就能算出荊蠻那邊會有內亂,後期直接不戰而勝的?從南疆回來的弟兄們都說你這個太子是神仙庇佑呢。”
嚴孤山聽完眼神一暗,起身去靈帳外看了一圈,確定沒人,才進來小聲說:“你可別信他們胡說,這都是穩定軍心的說辭,那有什麼神仙庇佑,說難聽點,當時就是我軍瞎貓碰上死耗子。
當時京城像死了一樣不給任何支援,兵馬糧草船隻一概不給,連周圍的州府都被傳信說不出兵幫扶。”
嚴孤山指了指心口:“我當時這裡被強弩射中一箭,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當時都出了幻覺,以為你帶兵來南疆支援了。醒來後發現營地裡一片狼藉,這要是荊蠻殺過來,根本無力抵抗,我撐著一口氣沒敢死,硬是挺過來了。”
“我雖然不信什麼神佛,但我也總覺得是個奇蹟。我醒來後本還在殫精竭慮,結果荊蠻那邊的探子突然來報說他們內亂,首領被射殺了,沒過多久百姓軍隊都四散奔走了。”
嚴孤山又把戰時的一些攻法細節說與他聽,袁千江聽完仔細想了想:“照你這麼說,我倒感覺荊蠻內亂不是巧合,南疆的戰爭打了那麼久,連大齊的軍力都打到虧空了,何況是那樣一個上下管理不調的部族?他們當時的打算肯定是想讓你這個擅水戰的將領帶著一眾水軍落地洄陸,然後藉著險峻的地勢把你們騙進去圍剿,還好你謹慎啊。”
嚴孤山苦笑:“得多虧最後是贏了,當時的聖旨是要我乘勝追擊直接進攻的,算起來我那還是抗旨呢。”
他想了想又自言自語似的說:“不過……當時皇帝派來看著我的人都走了……”
袁千江沒聽清:“什麼?”
嚴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