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我來助我(第1/2 頁)
京城的大雨終於停歇了,皇帝命大,也可能是那個少年第一次殺人,不懂關竅,沒死。
太子將皇帝安置在太安宮,那個禁臠收押刑部。
太子跟前的人嘴很嚴,外人也不知道皇帝還有幾息命數。
西城的旱災基本消解,太子代掌朝政,又派了幾個得力的下屬前去監工,暗中派人聯絡西城太守,讓他把趙公公暗中做掉。
太子守著規矩,做足了孝子和不得已的姿態。
並且堅決不在正殿議政,下朝後也直接去太安宮旁的舊殿宇居住,說要侍疾。
有一次,東宮的一位門客向太子進言,建議他趁著皇帝病重這個絕佳的時機直接登基。太子聽聞此言,頓時臉色一沉,嚴厲地訓斥了這位門客。
文武百官當然看得出來太子在做樣子,但是君子論跡不論心,太子都做樣子做到這個份上了,沒人會去說什麼。
宮裡暫時安頓下來了,太子又要去解決關刑部的那位。
李源和鄭鶴好說歹說才把他給勸住,太子這半年受的傷加起來都夠正常人躺個兩三年了,像他這樣無休止的消耗,遲早要出問題。
那個突然捅了皇帝一刀的少年也不是什麼變數,本就是太子和鄭鶴安排好的。
他們需要一個人去刺殺皇帝,能否成功並不重要。如今皇宮裡是太子的一言堂,是死是活太子說了算。
重要的是不能和太子有聯絡,要讓文武百官都相信——太子只想要得到皇位和權力來整治朝局,而不是想讓自己的父親死亡。
要讓他們看到,皇帝是死於自己造下的孽,死於所有人意料之外。
沒有人比那孩子更適合了。
宋恕在宮中的探子來報,這孩子前幾日因為反抗皇帝的暴行,出手傷了皇帝,被虐待後用鐵鏈鎖在了暖閣後的仵房。
難點是暖閣周圍都是皇帝的影衛,單靠太子的暗衛圍剿恐怕難有勝算,而袁家軍日夜兼程也難提前趕到。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他們有鄭鶴。
李源與劉丞相尋事端,召集朝中忠臣前去議事,提前前去控制住皇帝和他身邊暗衛的動向。
太子被帶回皇宮,皇帝在大殿外施刑,鄭鶴悄無聲息的潛入仵房撬鎖,把那孩子帶出來。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
鄭鶴趁著影衛換班,帶著匕首和太監的衣服穿牆而入。
漂浮的物件把那孩子嚇了一跳,鄭鶴知道他看不見自己,拿出之前好的紙條直接放在他眼前。
鄭鶴自從知道太子這個計劃之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學完了北圍部落的文字。
紙條上寫了大齊官文和他部族的文字,清清楚楚的寫了太子要他乾的事,但是鄭鶴還是怕他不識字,二話不說直接上手撬鎖。
外面開始下雨,滂沱如驟。
鄭鶴在太子身邊一刻也沒閒著,他儘自己可能的學著能幫到他的知識。
他是連中二元的舉人,學什麼都很快,包括撬鎖。
可是這把鎖卻怎麼也撬不開,有什麼東西斷在裡面了。
鄭鶴算著時間,心急如焚,他已經來不及去叫救兵了。
大雨滂沱,雷聲轟鳴。
他拿過燭臺,咬緊牙關,用盡全力,一下又一下,砸向牆上的環扣。
每一下撞擊都伴隨著沉悶的聲響,在這狹小的空間裡迴盪,彷彿是命運的鼓點在催促著他。環扣周圍的磚石開始出現了裂縫,碎屑不斷地掉落。
雨滴如注,無情地敲打著窗戶,雨水順著窗沿滲了進來,在地上匯聚成一個個小水窪。突然,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緊接著是一聲震耳欲聾的雷鳴,那耀眼的白光照亮了整個房間。
鄭鶴有一瞬間的恍惚,彷彿有什麼不存在的記憶在腦海中閃現。
好像自己也曾經被鎖在這裡,幾場大雨過後,就再也不知天光幾許。
他突然感覺這個靈魂的身體拿不住東西了,他慌亂至極,只覺得雙手開始變得虛無。
可就在這時,他覺得像是身後有人攏住了他,和他一起握住了燭臺。
那人聲音很輕,開口卻像是自己的嗓音:
“我幫你一起……救我出去。”
“哐當!”
“哐當!”
“哐當!”
————
在近乎瘋狂的敲擊下,環扣連著一大塊磚石被砸了下來,揚起了一片灰塵。
鄭鶴還想著怎麼敲爛這個少年雙手的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