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坐鎮汴梁(第2/5 頁)
隊可以有火槍用,那真是得意之極。好在這位莫大將軍雖對官僚們窮兇極惡,對老百姓們倒非常的和氣,並不為難這些工匠,沒等火槍造出來,便先發給了他們工錢,工匠們心下感激,他們以前為官府服勞役,可從來沒拿到工錢過,更別說先拿到工錢了,所以雖然誰也不知火槍是什麼東西,但都表示一定要讓莫啟哲滿意。
&esp;&esp;“莫大將軍是個好人哪!”這句話從工匠們的嘴裡傳了出來,很快,他們的家屬知道了,他們的街坊知道了,全城的老百姓便一齊知道了。平常人家的老百姓與宋國的官員和富戶們可不一樣,無論當權的是誰,他們都是被統治者,永遠都是被欺壓的物件,所以汴梁城裡到底是誰說了算,他們並不十分關心。
&esp;&esp;可現在他們發現,這位掌有汴梁實權的莫啟哲大將軍與以往當官的全不相同,他雖然對有權有勢的原宋國官僚瘋狂掠奪,但卻從不搶奪老百姓,不但如此,他手下計程車兵對平民百姓也很和氣,最令百姓們滿意的是,這些當兵的買東西時都是給錢的。在戰爭年代,當兵的不欺壓百姓便已是謝天謝地了,要是能做到公買公賣,那簡直可算得上絕無僅有了。
&esp;&esp;於是,當老百姓在街上看到莫大將軍計程車兵時,也不再象避瘟神似的遠遠就躲開了,甚至就算是士兵們在打劫官員們的時候,老百姓還會在一邊站著看熱鬧,看著原來在頭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們挨搶,那心裡可有多痛快,誰也不會上前打抱不平,因為老百姓認為這樣很公平,天理迴圈嘛!
&esp;&esp;莫啟哲對手下士兵們的戰利品數目之多,非常的滿意,他的錢雖然夠多了,可他卻希望別人的錢少點,楚國的稅收是不會落入他的口袋裡的,那是張邦昌的權利。有了錢便會有實力,他可不想自己身邊出現另一個有實力的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用不著任何人教,莫啟哲便學會了爭權奪利。幾乎是在他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他便頒佈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法令“百一稅”
&esp;&esp;當時老百姓要交的稅是“什一稅”但由於宋朝官府的橫徵暴斂,這個什一稅其實早已名存實亡,老百姓往往要交給官府自己收入的一半,有時甚至還要更多。莫啟哲的這個法令一頒佈,立時得到了百姓們的全力支援,這個法令可是有契丹兵們的長矛大刀保證實施的,哪個楚國官吏想耍花招,那可真是得賠上身家的。
&esp;&esp;雖然楚國的官員們始終不承認這道法令的合法性,可老百姓卻是全承認的,要是來收稅的官員想多要稅錢,老百姓便會理直氣壯地說“我們的莫大將軍說了”如何如何的把那官吏一頓教訓,如果官員要玩兒硬的,他們便會跑到契丹兵那裡去告狀。契丹兵最喜歡別人來告狀,只要有老百姓來訴苦,他們立時便會精騎四出,衝到那官員家中勸他“莫大將軍的話是必須聽的,你怎麼可以不聽莫大將軍的話呢,太不象話了吧!”然後順便將那官員家中值錢的東西水洗一遍。
&esp;&esp;結果,現在的契丹兵營竟變成了官府衙門,老百姓有事都不去找楚國官府了,直接來找契丹兵,保準是有求必應。
&esp;&esp;莫啟哲又想:這百一稅也還是太便宜了張邦昌,一百個銅錢畢竟是有一個要落入他的口袋的,自己又不能成天跑去搶他的!便宜了這假皇帝,不如便宜了下級官吏。於是,他又下令給五品以下的楚國官員長俸祿,長的那部分俸祿就從百一稅裡出。
&esp;&esp;下級官員們也不是什麼有錢人,在莫啟哲的大掠中本來就沒受過什麼害,現在這一長俸祿,他們可太高興了,對莫啟哲好感與日俱增,沒過幾天就把張邦昌給甩到腦後了,管他楚國皇帝是誰,我們又沒吃他的俸祿,滾一邊涼快去吧!下級官員是任務的執行者,他們雖不敢再多收稅,可還是能收上來一些的啊,既知道了這稅錢是自己的俸祿,自然就不會上交給張邦昌了,這下可好,楚國皇帝竟成了個窮光蛋。
&esp;&esp;張邦昌現在是無兵又無錢,完全被架空了,就連他的玉璽都沒保住。原來,莫啟哲發現有了玉璽辦事方便多了,於是就派耶律玉哥去向張邦昌借來用用,玉璽張邦昌能隨便借嘛!可他剛說不行,耶律玉哥便把刀抽了出來,借不借?不借便便,他媽的,殺你不行,殺你外甥總行吧!
&esp;&esp;張邦昌身邊就剩劉豫一個親信了,哪能讓他受傷。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驃騎兵搶走了他的玉璽。楚國的高官們本就對張邦昌稱帝不滿,現在又得知他的玉璽被奪,更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