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生的根(第2/3 頁)
是一次性付二十年都沒問題,只要你肯籤那麼久的合同就行。”
強子大概算了下,滿算六畝地的話,一畝地一年一千(當時的可耕地是六百塊錢一年)六畝地二十年就是十二萬,這筆錢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麼,但是對村支書這種一直生活在農村的村幹部來說,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於是便接話道:“沒問題,一次性付二十年都沒問題。”
這塊地就在第九隊的北邊大概兩百多米處,勉強算是挨著村子,距離新修的河堤路也不過兩三百米,原本是河道的河谷地帶,修了河堤路之後,這裡就徹底成了旱地,其他地方則是以前大鍋飯時期修築的堤壩,失去作用後,修築堤壩的石頭都被附近的村民給偷挖了個七七八八。
一般人想要在這裡蓋房子的話,絕對是投資量巨大,光是那些個混凝土澆築的攔河堤壩底座拆除或者填埋就得不菲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
但是對強子來說,只要是能夠擁有一塊自建房的宅基地就不錯了,哪裡還有挑挑揀揀的份。
於是看過地後,果斷跟村裡簽下承包合同,將剩餘的不到六畝地按照六畝承包下來。
後來強子大概猜到,村支書能把這塊地承包給自己,完全就是本著撿便宜逮冤大頭的想法操作的,這塊地雖說離村子兩百米來米,但是卻沒有修路,只有大鍋飯時期修的一條生產小路,寬度僅有兩米左右,也沒有硬化,一遇到陰雨天氣就沒法同行,誰要想在這建房的話,就必須自己修路,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資。
籤合同之前,強子提了個要求,就是自己修路的話,讓村裡協調一下村民,因為這條生產路的兩邊,都是村民各家的自留地,到時候道路必須拓寬,就要傷及一些村民的利益了,畢竟那是土地,哪怕佔用別人一米寬,也算是侵犯了別人利益。
村支書笑著說道:“這不是問題,因為生產路原本的寬度是四米,只是日久年深之下,被村民拱過了地畔子,把路給吃了而已,現在要是修路的話,村裡一個通知就行了,根本不用跟村民們商量。
接下來就是跑關係引水電,這玩意只要錢花到位就沒什麼難度,籤合同後一個禮拜,也就是冬至這天,自來水和電線就拉到承包地頭了。
於是直接動工修路,這玩意也不怕上凍,因為時下冬季的氣溫並不寒冷,水泥路面只需要簡單的加入防凍劑和覆蓋就行了。
這條寬四米,長約三百米的水泥路面花了強子差不多五十萬,但是為了後期行走方便,這錢也是不得不花的。
不過這條路讓村民和村幹部都多多少少有點不爽,因為強子沒有從村裡往北修路,而是選擇了由河堤路往南修,這樣一來村裡到強子家就還是哪條泥濘不堪的田間生產路。
村幹部和村民為此有些不解,因為從南往北修的話只需要修不到兩百米就可以解決出行道路問題,因為村裡是硬化了道路的。但是從北往南就不一樣了,起碼多出一百多米的工程量,著實令人費解。
但是強子有自己的考慮,他不想跟村裡人攪和在一起,這些年不在村裡生活,他看慣了村裡人拿他當冤大頭的嘴臉,眼皮子淺見不得他人好的傢伙多了去了。
路修好了之後,就是房子的地基了,冬天雖然蓋房子不行,但是處理地基還是沒問題的,因為這玩意混凝土澆灌之後會用黃土回填的,根本不怕低溫冷凍。
在農村施工蓋房子,強子直接把工程給了堂兄,讓他請人來做,畢竟他一輩子生活在農村裡,什麼東西都門清,上哪裡買沙子水泥,鋼筋木料的不用跑冤枉路。
挖地基開工這天,強子老孃特意從西京趕回來,雖說已經到了二二年,動土敬神這事在老一輩人看來,絕對是不能略去的環節。
當老母親燃香燒紙的時候,強子不自覺想起了近三十年前家裡蓋房子的那次,那時候都是親戚朋友幫忙建房,一天管三頓飯,大家你幫我我幫你,耗時大半年,兩百多平的磚木結構房子才辛苦落成,簡直費老鼻子勁了。
那時候經濟是限制建房子的最大問題,一家建房,親戚朋友的都借遍了,裡的那時候的房子建成後,他可是勒緊褲腰帶還了三年的債。
不過現在那院子連同房子也成了過往,成了為城市發展讓路的絆腳石。
看著挖機轟隆隆的開挖土石,強子的心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不得不嘆息,歲月如梭,當年的毛頭小夥子,如今已是不惑之年了。
“強子……這是要直接起兩院子嗎?”
突然母親的問題打斷了強子的胡思亂想,新房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