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成了過往(上)(第1/3 頁)
出院後強子兩口子沒有回西京的家,而是讓兒子直接把車開到忘憂谷,這裡環境優美,還能兼顧生意,絕對的療養生意兩不誤。
強子的身體徹底恢復已經是立冬之後了,這時候室外燒烤的生意已經進入淡季,不過忘憂谷早先就考慮過燒烤生意的時效性,特意做了接宴會酒席的準備,每到入冬後,嫁娶的宴席接都接不過來,畢竟這裡環境優美,一次性接上百桌都綽綽有餘。
以前的農村人有個習慣,就是把婚娶這些時間不那麼緊的事情放在農閒時搞,這樣就不會耽擱農忙時的活計,同時這時候人大多都閒著,執事的鄉鄰也更多些,人氣相對更旺些。
現如今大部分農村人都已經脫產,主題的營生也由種地向其他行業延伸,但是這種避開農忙的習慣卻延續下來了,所以每到冬季,結婚嫁女、老人上牆(老人過大壽),滿燈宴(當地習俗,孩子的舅舅每年過年都要給外甥送燈籠,然後送到十三歲這年就不再送了,最後一次送燈籠就叫做滿燈,是要大擺筵席招待賓客的)就格外的多。
生意忙歸忙,大概四十五歲左右的時候,強子也基本上丟了大廚的手藝,一天天的就在飯店裡迎來送往,主要心思都放在生意開拓上了。
立冬後第五天,房洪濤和幾個村裡的幹部來忘憂谷,說是喝酒順便通知強子個事情。
強子所在農村的村子是南北走向,南邊是秦嶺之脈方向,也就是縣城方向,北邊則是渭河,直線距離不過一公里多點。
這些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各種建設也是紛至沓來,七八年前沿著渭河就修起了寬闊的河堤路,直通渭南和咸陽兩市,沿途綠化優美,大眾健身設施和遊樂專案鱗次櫛比。
一條橫跨渭河的秦皇橋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然動工,等民眾知道的時候,大橋已經在由南北向中央合攏了。
這是一條連線廣袤渭北平原和縣城的主要幹道,通車後從渭北到縣城起碼可以縮短百分之六十的行程,當地政府對這條線路非常重視,因為渭北早幾年已經建成了巨大的工業園區,西京一些著名的大型企業正在緊鑼密鼓的往園區搬遷,這無疑對縣城的經濟是個巨大的促進,所以政府正在不遺餘力的為這條線路保駕護航。
說到這裡問題來了,強子的村子正好在這條線路的必經之地上,因為往東就是古鳳凰臺,這玩意雖說是個巨大的土疙瘩,但是來歷非凡,記載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更有民間還流傳著它的神話傳說,相傳這是伏羲教化人族後在此封王的,所以古鳳凰臺在民間還有個名稱,就是封王臺。
凡此種種,這個被冠名神話色彩的巨大的土包成了修路沒法動也不敢動的障礙,往西則是更大的古村落倉頭村,這村子素有二十里爛倉頭的叫法,足以說明它的巨大,讓它給修路讓道,恐怕賠償就是個天文數字了。
而強子所在的三隊是個只有四五十戶的小村子,自然而然就成了拆遷考慮的首要目標了,畢竟從這裡下手的話,費用最低,需要安置的村民也最少。
幾個村幹部以前跟強子沒什麼往來,也是他最近幾年在縣城發展後才多有走動的,畢竟來這吃飯喝酒起碼八折起,這些人本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目的來忘憂谷消費,而且每次來,強子都會送一兩瓶拿的出手的酒給他們,一來二去也就變得熟絡起來了。
不過房洪濤和寧致遠卻跟他們走的更近些,喝酒吃飯也是經常性的。
“強子,你這幾天抽空回趟家,你家和老屋(強子爸媽家)還沒量呢,到時候給我打電話,我安排人去實地測量下報上去,咱這是整村搬遷,政策都一樣,不過可以在丈量上給你做點手段,你就放心吧,咱們在一起耍的好,不會虧待了你的!”
村支書一邊招呼人坐下,一邊給強子打招呼,讓他回村裡丈量下房屋面積。
這種整村搬遷條件全國都差不多,村幹部也基本上插不上手,不過在丈量的時候貓膩就多了,尺子拉松一點,面積多報一點,裝修級別報高一點,最後相差的錢可就多了去了。
強子原本對這事不太上心的,畢竟他自己有多少錢自己都不清楚,只知道這輩子夠花了,而且手頭上一個忘憂谷,經營的還有聲有色,可以說有賺不盡的錢。
但是這拆遷款和賠償都是國家給的,不要白不要,而且老家那套院子,也是自己一家人一磚一瓦辛辛苦苦蓋的,那房子現在還好好的,不過現如今村裡都蓋起來新式的洋房,個個窗明几淨,這房子看著就有些寒磣了。
“對了支書老哥,安置房在哪裡?”
強子一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