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呀啦嗦(第1/4 頁)
主宇宙二點五宇宙年四十五恆星年二千禧年地球歷二十四年
巳月廿六 晴
素昧平生,魂牽夢索,甚是折磨,呀啦嗦,爬雪山,過草地,舔刀尖,刻骨痕。面目塵霜,兩鬢蒼蒼,風飛盡。赤腳生寒,裳正短,衣正單,孤身直入,一劍天。長夜悠悠,路遙縵縵。松梓可期,沙石片片。寸草不生,是為絕跡。惟有絕跡,方出奇跡。死路迫近,生路無限,但走無鳴,至親訣斷。
夫人生於世,多舛無常,其情其景,誠如前文所述。然絕境之中,常有不屈之志者,以微薄之力抗逆天之運。
此人獨行於天地之間,雖風餐露宿,身心俱疲,猶未改其志。每至夜深,仰觀星河璀璨,俯察大地蒼茫,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思往昔之歲月,親友離散,知音難覓,獨留其身,煢煢孑立。然其深知,既已踏上此途,便無回頭之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其步伐堅定,目光炯炯,縱有千難萬險,亦無所懼。越崇山峻嶺,涉急流險灘,歷風霜雨雪,未曾有片刻停歇。途中偶遇同路人,或因志不同道不合,或因命途多舛,皆未能相伴始終。
一日,行至一處山谷,谷中煙霧繚繞,陰森可怖。其人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忽聞虎嘯猿啼,心膽俱顫。然其強自鎮定,手持長劍,以防不測。未幾,果見一猛虎躍出,張牙舞爪,欲撲而噬之。此人毫無懼色,挺劍相迎。一番搏鬥,終是將虎制服,方得繼續前行。
又行數里,見一村落,村中人皆面黃肌瘦,衣不蔽體。問其緣由,乃知此地久旱無雨,顆粒無收。此人惻隱之心頓起,遂決定留此相助。日夜奔波,尋水源,開溝渠,引河水灌溉農田。經月餘,終得豐收,村人皆感恩戴德。
然其心之所向,仍在遠方。告別村人,再度啟程。歷經寒暑,歲月更迭,其身形漸瘦,容顏漸老,而其心愈堅。終至一高峰之下,峰高萬仞,直插雲霄。其仰望峰頂,心潮澎湃,誓要登頂,以覽眾山之小。
攀援之際,險象環生,時有落石滾下,時有狂風呼嘯。但其憑藉頑強之意志,步步攀升。至山腰,體力不支,幾欲墜下。然其咬緊牙關,拼盡最後一絲力氣,終達峰頂。
站在峰頂,俯瞰大地,山川湖泊,盡收眼底。其心中感慨萬千,此一路艱辛,皆化為此刻之豪邁。遂仰天大笑,聲震九霄。
此後,其繼續前行,不知疲倦,以一己之力,探尋世間真理,拯救蒼生疾苦。雖前路未卜,但其心堅定,信念如初,永不言棄。
既登峰巔,其心豁然。顧四野蒼茫,雲捲雲舒,恍若塵世皆在腳下。然其未敢有須臾懈怠,復整裝前行。
行數日,至一僻壤,見民屋舍破敗,田畝荒蕪。詢之,方知此地匪患頻仍,民不聊生。其人怒髮衝冠,誓除匪患,以安黎庶。遂晝伏夜出,察匪之蹤跡。
經月餘,終悉匪巢所在。乃率鄉民,持棍棒刀槍,夜襲匪巢。匪眾驚覺,然其勇不可當,衝鋒在前,劍舞如風,殺匪無數。匪首見勢不妙,欲逃,被其截住去路,一番激戰,斬匪首於劍下。匪患既除,鄉民歡呼雀躍,皆感恩戴德。
其未多留,復踏上征程。越荒漠,穿叢林,涉江河。一日,遇一老者,形容憔悴,臥於道旁。問之,乃知老者身患重疾,無錢醫治。其心生憐憫,解囊相助,為老者尋醫問藥。老者病癒,欲以重金相謝,其辭曰:“吾之行,不為財帛,只求心安。”
復行數程,至一繁華之城。城中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然人心浮躁,道德淪喪。見一惡少當街欺凌弱小,眾人皆敢怒不敢言。其挺身而出,教訓惡少,伸張正義。惡少懷恨在心,糾集黨羽,欲報復。其無懼,與之周旋,終使惡少伏法。
出此城,入深山。山中有一古寺,寺僧皆清修之士。其入寺參禪,與僧論道,感悟人生真諦。僧曰:“世間諸般苦,皆由心生。心若靜,苦亦不苦;心若亂,樂亦不樂。”其聞之,若有所思。
離寺後,繼續前行。逢戰亂之地,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其痛心疾首,散財糧以濟民,組織義軍抵禦外敵。戰火紛飛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歷經數載,戰亂方平,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其名漸傳,世人皆頌其德。然其不驕不躁,仍孑然一身,追尋更高之境。
行至一海濱,見波濤洶湧,海闊天空。忽有所悟:“人生如滄海一粟,雖渺小,亦可泛波逐浪,有所作為。”遂造船渡海,欲往未知之域。
海上風高浪急,船幾欲覆。其掌舵操帆,與風浪搏鬥。經數日,終達彼岸。彼岸乃一仙島,風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