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喬卿卿是幹農活的好手(第1/2 頁)
六零年代,漁民用的捕魚船還很落後,導致很少能捕到大魚,出一趟海的收穫也不大。
不出海,就只能趁著退潮來趕海。
因此,當地比較常見的海鮮是各種蛤類、螺、沙蟲、蟶子,偶爾也能撿到魷魚螃蟹。
但那些大螃蟹、大蝦、大魚、大八爪魚,卻是幾乎沒有的。
可是,擁有靈泉水的喬卿卿,卻能輕鬆捕到這類大貨!
前世喬卿卿便是依靠靈泉水捕捉海鮮,從一開始的投機倒把,到後面的建立公司,採購大船出海捕撈帝王蟹、大龍蝦、金槍魚等等珍貴的海鮮。
別人出趟海,能捉到什麼全靠運氣,可喬卿卿簡直是出一趟海就能吃一年!
到後來,就連國外都有客戶來她這裡購買海鮮。
畢竟不是任何公司,都能隨時保證有他們需要的頂級海鮮。
能做到這一點的寥寥無幾,喬卿卿又是其中價效比最高的,不選她選誰?
正因如此,喬卿卿才能輕易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將公司變成一個空殼子,讓周泓俊一點便宜也沒佔到。
今夜,喬卿卿帶了兩個大水桶出來,空間裡還有好多她之前在京市囤的大水缸。
只短短一個小時,喬卿卿的水桶就裝滿了。
她很挑剔,蟶子不是蟶子王的不要,花蛤不夠大的不要,蝦子沒有巴掌大的不要,螃蟹沒有半斤的不要……
前世幹了幾十年這個活兒,喬卿卿早就養成“抓大放小”的習慣。
她也不用擔心這些海鮮會被其他人撈走,靈泉水的效果由分量決定,而喬卿卿今夜使用的靈泉水,效果大概能夠維持兩個小時左右。
凌晨三四點,就會有村民來趕海,喬卿卿要在那之前離開。
又撈了一個小時,一個大水缸都滿了,喬卿卿便悄然回知青點。
路上若是遇上人,喬卿卿便會迅速躲進空間,直到人走遠才出來。
因而喬卿卿幹這事兒從來沒被人發現過。
回到知青點,喬卿卿先躲進空間睡了一覺。
小屋沒有時間概念,喬卿卿在裡面睡再久,出來時也頂多是過去了一秒鐘,這一秒鐘還是她進出空間花費的時間。
但如果喬卿卿進入空間時,是在屋外,那麼時間的流逝就和外界同步。
前世喬卿卿便是利用小屋的這個特性,才能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自己每天都是精力充沛的。
加上靈泉水強身健體的作用,喬卿卿幾乎沒生過病。
所以在周家捱打的時候,所有人都冷眼旁觀和不以為意,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個“命賤”的人,打不死!
於是,當天矇矇亮的時候,睡得最晚的喬卿卿卻起得最早。
等知青點的同志起來,得知喬卿卿一個女同志,獨自起了個大早挑水把水缸灌滿,都對她心生敬佩和感激。
“卿卿姐,以後這種事你就不要一個人做了,這些水我們大家都要用,所以每個人都該出力才對。”
同宿舍的姚小曼認真地說道。
喬卿卿點頭,“行,那以後我們輪流挑水。”
既然今天喬卿卿挑了水,做飯就不用她了,兩個老知青一個叫許文勝,二十二歲,一個叫趙勇,二十三歲,他們對於新來的知青尤其是女同志很關照。
於是兩人自告奮勇把做早飯的任務攬下來。
吃早飯的時候,周愛國匆匆過來交代事情。
“今天開始要搶收,所有知青吃完後就到大隊部集合,我會給你們分配任務。”
當地主要農作物是稻穀和玉米,水田種稻谷,旱地種玉米。
稻穀一年兩熟,早稻從1月到3月播種,5月底至6月初收割;晚稻從6月到7月播種,10月底到11月初收割。
玉米則是一年三種:春玉米是3月到4月種,6月到7月收;夏玉米是6-7月種,9-10月收;秋玉米是8-9月種,11-12月收。
所以6-7月是最忙的時候,既要搶收稻穀又要趕著種晚稻,還要收春玉米、種夏玉米。
這也是從六月開始,不斷有新知青下鄉的原因。
等八名知青來到大隊部,大隊長將他們分成兩隊,由兩個老知青一人帶領一隊。
喬卿卿和姚小曼,外加一個新來的男知青跟著趙勇,另一位女同志周蘭芳和餘下的兩個男知青跟著許文勝。
每一隊負責兩塊稻田,為了杜絕磨洋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