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遺忘的過去(第1/2 頁)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紅石的蒸發沒有加劇,意味著自己的心內海沒有在與外界溝通。
更何況自己的“殼”上沒有裂隙,限制了自己的感知,所以應該看不見外界的靈體才對。
也就是說……柯林有些毛骨悚然地想,“它”正位於自己心內海之中?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對方的樣子模糊不清,他只能隱約看出是個人影。但柯林卻對“它”莫名地感覺到了幾分熟悉。
直到此時,柯林的心裡仍對“它”生不起任何警惕。
因為“它”給柯林的感覺十分微妙……就像某天無意中從鏡子裡看見,自己背後有一顆從來沒注意到的痣。
無論有沒有察覺,“它”都在與自己朝夕相處。所以,就連潛意識都已經適應了“它”的存在。
“你是……誰?”柯林問道。
而對方卻彷彿聽不見似的,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也許是因為自己還不知道“它”的形象,柯林心想。
就像存在著保護理智的遮蔽。超凡者如果沒有賦予靈體人類思維能夠理解的形象,則無法與之溝通。
同時,這個“形象”並非隨機產生。賦予形象的過程近似於描摹和定向創作,很依賴行者的靈感和經驗。
所以這又被稱之為“成像”能力。是諸多感知力中重要的一環。
為靈體“成像”的過程,就像引入翻譯和中介,逐漸搭建出靈體和超凡者之間溝通的橋樑。
這也意味著,其實從來沒有人,能直觀地見過這些世界深處之物的真正面目。
人類不過是勉強地用那些屬於物質界的記憶和經驗,為它們蒙上了一層熟悉的面紗。
……
等一下,好像有什麼順序弄反了。
呼喚靈體,通常是先為對方“成像”,之後才能“看到”對方,與之建立聯絡。
就像之前的儀式中,有靈體回應柯林,但柯林卻無法為之成像,溝通就失敗了。
畢竟,如果對方還處於虛界之中,那麼形象就是它的座標,不知道形象就不知道對方的方位。
而房間裡的這個靈體,卻以未成像的面目出現。似乎在儀式開始之前,就已經待在自己的心內海之中。並且始終靜靜地等待,等待著自己去觸碰“它”。
在剛才的儀式中,對火焰的想象之所以會發生異變,也許就是“它”在背後推了自己一把,讓自己的感知昇華,得以早一些察覺到“它”的存在。
“你一直在跟著我?”
柯林問出這句話後,才想起他們之間仍是無法溝通的。
“跟著”是一個委婉的說法,更準確地說應是:被囚禁著。
柯林望著自己心之殼上被修補過的痕跡。它截斷了自己對靈體的感知,或許,也截斷了某人迴歸的路途。
那麼,自己究竟是從一開始就不知道“它”的形象,還是因為那五年記憶的破壞,一併將之忘記了呢?
不知道從哪傳來了雨水滴在布匹上的聲音,柯林一時以為是外面下雨了,自己又沒有關好窗戶。
他困惑地四處張望了一會,才發現被打溼的是自己的衣領。
……為什麼?
他摸了摸自己的臉頰,才發現眼睛不知何時開始流淚。
但他的心情明明一直都很平靜。
也許是……那些被封印的記憶,仍在潛意識裡殘留並運作著。
一些柯林本人也沒有察覺到的意識,從剛才的景象中,感到了強烈的悲哀。
於是現在表現出來,就像是柯林的身體擅自在流淚一樣。
如果事實確實如自己猜測的那樣,那麼這十年間,對“它”來說是怎樣的孤寂?
沒有人能察覺到它的存在。“它”只能在柯林的心內海中默默地旁觀著一切,一分一秒地等過四千一百餘個日夜。
如果“它“殺了柯林,可以脫身嗎?心之殼將隨著主人死去而瓦解,它的迴歸之路也就變為通途。但十年過去了,它似乎從來沒有嘗試過。
對於那五年間的自己來說,“它”究竟意味著什麼?在記憶被破壞之前,“它”又為什麼會被允許進入到心內海之中?
以柯林對自己性格的瞭解,合理的解釋恐怕只有一種。
“它”,就是自己最初接觸超凡時,第一個回應自己感知的靈體。
也就是曾從外部幫助自己開啟心之殼,帶著自己踏上揚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