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子虛烏有之鄉(第1/2 頁)
在列車事件之後,柯林在這兩週時間裡沒有繼續尋物術的練習,為的是讓心之殼暫時傾向閉合,以躲避來自外界的窺探。
但是修習卻並未因此而停止,在列車事件當晚看到的異常幻象中,柯林已經找到了新的契機。
虛界生物對人類的真正價值所在是作為“鑰匙”,即讓人進入特殊頻率進行探索。
柯林將手頭的種種線索和計劃又梳理一遍,確保沒有任何疏漏之後,今天的雜務也算告一段落。
十點二十分,還早。
柯林稍微鬆了一口氣,就這麼坐在書桌前的座椅上,按照慣例又進行了一個小時的冥想,以練習對自己思緒的控制力。
這個過程非常枯燥,但柯林耐心等待心境逐漸平靜下來,更重要的是,確保自己的意識隨時能中斷退出某個狀態。他睜開眼睛,再次從爐床中喚出了穿梭魔。
柯林已經逐漸適應了穿梭魔的存在,就像自己又多了一具身體。
如果將心之殼下的一切都定義為“我”的集合,那麼也許現在可以將穿梭魔理解成“柯林”分裂的另一個意識。
再次控制著穿梭魔將自己的原意識“捕獲”。經過這兩週的嘗試,柯林已經不必再像當初那樣,狼狽地用震嘯把自己的意識撞進那個異常頻率了。
角度為三十六區地獄。
深度,赤二星天。
隨著意識頻率的改變,視野中的一切開始變得動盪不定,因為高頻的存在與物質世界重疊了起來。
柯林像往常那樣“看”了一眼房間,確認了這裡沒有進入什麼靈屬的存在,至少處於赤二星天以下的沒有。
因為剛剛才進行過冥想的調整,所以內心中游離的幻象應該沒有出現。
但這點是無法肯定的,因為既然用內心的眼睛視物,也就無法徹底分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幻覺。
他閉上眼睛,不斷向施加自己暗示,如同入夢般關閉了各種身體感官,以此停止接收來自物質界的資訊。
而只需要隔絕現實頻率的噪音,就可以觀測到未受干擾的,完整的“三十六區地獄”。
而當自己的意識只處於異常頻率時,他也就“進入”了虛界。
那就是物質層之下的世界,世俗的人們只能透過神話來傳頌的土地。
子虛烏有之鄉。
另一種“現實”開始在眼前浮現,成像之法將意識所見的一切轉譯為人類大腦可以理解的資訊。
一切都還很昏暗不明,因為柯林只是透過一道狹窄的裂隙向外窺探。他“窺見”的都是沒有氣味,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和形體的存在,但是大腦卻直接領會了它們是什麼。
只有一種感知方式與之類似,那就是夢境。就像是某個人先告訴了你某種抽象的感覺,美麗,醜惡,封閉,開闊……然後記憶才行動起來,檢索一切合適的材料,去為之填充細節。
又或者夢境的產生,就是內在之眼空轉的表現。
而柯林現在看見的,是一片宏偉的牢獄。
宏偉,牢獄,極不合理的矛盾感,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場景。
無數鏤空的鐵柵欄曲折排列,將這裡分隔為破碎而互不相通的空間,透過柵欄上的那些小孔向外望去,種種用於折磨和處刑的大型設施層層疊疊地鋪展開,一直延伸到遠處地平線的盡頭。它比柯林見過的任何一座城市更為恢弘,卻又像是一座僅關於刑罰的主題樂園,只知冷漠作業的流水線工廠。
那些巨型的坩堝就像一座座大廈,恐怕只能由巨人來操作,從中傾瀉的鐵汁直接被澆灌成各色刑具。鐵鏈墜地,鍘刀下落,鞭梢炸響,這些噪音糅合成一陣陣沉悶的轟隆聲,不知從何處傳來。這個區域的一切似乎只有兩種活動,處刑,或是為處刑做準備。
但視線在這裡並不連貫,空間似乎是錯亂的,就是像是有一些無限大的鏡子橫隔在視野各處,彷彿從萬花筒中窺物。
這是因為柯林的大腦還不適應處理這種資訊,畢竟虛界本身並無空間方位的概念,只是人類在強行以現實邏輯去理解它。
在這裡進行移動,其實相當於意識在不同頻率上躍遷。
柯林看了眼靜默地懸浮在自己身邊的穿梭魔,這裡就是它來到現實之前生活的地方。
也難怪這些魔鬼要瘋狂地向現實頻率遷徙,甚至不惜寄生在人類身上。
從有關烏爾柱的民間傳說來看,很容易將“三十六區地獄”理解成存在於現實某處的設施,但其實它只被構設在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