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教官之槍(第2/3 頁)
加興奮,他們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教官,期待著教官的示範。
6 號教官轉身走向停在一旁的猛士車,他開啟後備箱,從裡面拿出一個大盒子。這個大盒子引起了隊員們的好奇,大家都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教官拿著盒子,又從旁邊接過一支狙擊步槍,然後緩緩走回靶場。
“這是什麼槍啊?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一名隊員小聲嘀咕道。
“不知道,從來沒見過這種槍,肯定不簡單。” 另一名隊員回答道。
隊員們的目光都集中在教官手中的槍和盒子上,他們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都想知道教官將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時,靶場上安靜得只能聽到微風輕輕拂過的聲音,陽光灑在教官和隊員們的身上,映出他們緊張而又期待的身影。6 號教官走到射擊位置,將盒子放在一旁,然後端起狙擊步槍,開始做準備。他的動作熟練而沉穩,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苟,彷彿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儀式。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彷彿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他的世界裡只剩下手中的槍和遠方的目標。
在軍事歷史的長河中,我軍狙擊槍的發展歷程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充滿了曲折與奮鬥。早期,受前蘇聯軍事理念的深刻影響,我軍並沒有專業狙擊手這一獨立的職業。在當時的作戰序列中,甚至都未預留狙擊手的編制,狙擊任務往往由射擊精準的步兵戰士兼任。他們手持普通的步槍,憑藉著自身過硬的射擊技術,在戰場上執行一些遠距離射擊任務。
後來,隨著軍事發展的需求,我軍開始重視狙擊力量的建設,qbU88(88 散)狙擊步槍應運而生。這款槍在設計之初,旨在滿足部隊對狙擊武器的需求。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它的缺點逐漸暴露無遺。其精度表現差強人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戰場上,精度對於狙擊手來說至關重要,差之毫釐,謬以千里,88 散的精度問題嚴重影響了其作戰效能。而且,它的人機功效設計也不盡合理,射手在使用過程中會感到諸多不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射手水平的發揮。儘管存在這些問題,但在當時的條件下,88 散仍在一定範圍內裝備部隊。不過,許多特種部隊憑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對武器效能的深刻理解,毅然保留了 85 狙。他們深知 85 狙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某些方面仍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在特定的作戰環境下發揮重要作用。
武警部隊在參加匈牙利國際軍警狙擊手大賽的經歷,成為了我軍狙擊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第一次參賽時,武警部隊使用的是 85 狙。在比賽中,85 狙暴露出了嚴重的問題。由於其採用的是短行程活塞導氣式自動原理,在射擊過程中,彈殼的拋射方向和距離極不穩定。這一問題導致在比賽現場出現了尷尬的局面,彈殼四處飛濺,甚至影響到了其他參賽隊員的正常比賽。再加上槍支本身精度不高,武警部隊在首輪比賽中就慘遭淘汰。這一結果讓參賽隊員們倍感沮喪,但也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了自身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回國後,武警部隊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選用雷明頓 700 狙擊步槍參加第二次比賽。這款來自國外的狙擊步槍以其出色的精度和穩定性而聞名。在第二次比賽中,武警部隊憑藉著雷明頓 700 的優異效能,一舉拿下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這一成績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國內軍事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它讓軍方高層深刻認識到,先進的狙擊武器對於提升部隊戰鬥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於是,軍方迅速向軍工部門提出了研發新型狙擊槍的明確要求,希望能夠擁有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狙擊步槍。
在軍工部門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26w 狙擊步槍(cS\/LR4,即 7.62 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系統)應運而生。這款槍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它採用了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和設計理念。從高精度的槍管制造到先進的瞄準系統,從最佳化的人機功效設計到可靠的彈藥適配性,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在研發過程中,科研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經過嚴格的測試和改進,26w 狙擊步槍逐漸展現出了其卓越的效能。它的精度極高,能夠在遠距離上準確命中目標;其可靠性也非常出色,在各種惡劣環境下都能正常使用。隨著時間的推移,26w 狙擊步槍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逐漸發展成為如今尚未定型的高精狙。這款高精狙在部隊中裝備後,極大地提升了我軍狙擊手的作戰能力,成為了他們在戰場上克敵制勝的重要利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