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第1/2 頁)
攔,天天罵她這不叫攔?
她想說什麼,被母親使了個眼色,眼珠一轉,就往家門外跑:“那我去找張小娘子拜師學醫啦!”
因為父親的阻攔,之前她學醫只能打打下手,現在天幕都這樣支援,小姑娘當下就決定,要正式拜師學醫!
那老父親還想再說什麼,小姑娘已經藉著這個機會快速跑遠,最後只能把一肚子抱怨嚥下去。
這天下,自從天幕到來,到底是不一樣了。
在其他朝代,許多醫家人家中,還有許多女性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誰說女子不如男,只有傳男不傳女。
天幕都說了女性明明也可以更擅長,更有上進心,為什麼還不允許?
藉著這個機會,有人鬆動,允許女兒孫女一起學習;也有人始終頑固,嚴厲地呵斥了回去。
但是隻要開了一個口子,當醫者出門行醫,看到越來越多的女醫時,最終也會受到影響。
【在衛生環境和醫療健康達到了初步成就後,趙意終於露出了真正的目的:成立軍事學院!
大宋明明是武學發展趨向成熟的年代,卻因為朝廷重文抑武浪費人才,趙意每每想起多心痛啊!
趙光義不行,她趙意親自來。
單獨的武學學校趙意沒上過,但是軍事學院,她是專業的。
趙意不僅當過軍事學院的學生,還曾經去當過講師,對此頗為熟悉,決定成立軍事學院後,親自選址籌備、選擇教師、選擇學子等等。
只是這個在古代歷史上從沒出現過的軍事學院,從一開始就出現了重重阻攔。】
《穿成趙光義後我開啟了葵花寶典》10
【大宋的重文抑武, 追本溯源,其實與唐朝有關,不完全是宋代帝王自己的錯。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就是掌握兵權的節度使叛亂。然後藩鎮割據、晚唐一片混亂,依然是掌握兵權的武將叛亂。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晚唐之後, 進入了五代十國的亂世, 而這些亂世的不少建國者,曾經本就是大唐的武將。
比如朱溫, 剿黃巢起義的名將,因為戰功赫赫被封為河南道節度使, 而後成功篡唐, 先後殺死唐昭宗、唐哀帝, 成為了梁太祖——五年之後,梁太祖朱溫走上了安祿山史思明的老路,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所殺。
大唐是個“父慈子孝”的時代,不僅有最多的太上皇,也有最多的殺父逆子。】
嬴政被後世的父子關係給震驚的沉默了。
再看扶蘇時,他突然深深地感受到了好大兒的孝順。
扶蘇寧願自殺都不會質疑父親,這不是孝順是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 齊桓公被兒子們活活餓死,趙武靈王被兒子圍困餓死,哪怕這時候不如後世“以孝治國”, 也讓君王們為之反思。
聽到大唐和後面的父子關係, 大臣們看“父慈子孝”這個詞都要有心理陰影了。
李世民聽著大唐的各種“父子關係”,再想想自己和父親、自己的兒子和自己, 也沉默了。
到底是誰開了這麼一個不好的頭?
可是他也沒殺父親,李淵太上皇當得好好的, 活了69歲,比他長壽。
但是想想李承乾的謀逆,李世民感受到了比打仗還大的壓力:
到底怎麼處理父子關係才好?皇帝和太子,怎樣既有君臣又有父子情?
太上皇李隆基聽到提起安祿山史思明被兒子所殺,快意地笑了:“活該!”
但是再一看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身邊寵幸的心腹太監早已被殺,空蕩蕩的大殿再也沒有了以前的熱鬧,又憤怒地砸起了東西:“逆子!逆子!”
他大罵著現在的新皇李亨,卻完全不去回憶,被自己所殺的三個兒子,更不會去想,真正讓他們父子相殘的關鍵所在——皇位。
誰願意放棄?
正因為誰都不願意放棄,註定爭鬥的你死我活。
【除了朱溫,晚唐還有個最強的代北集團,誕生了一系列的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瑁,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以及宋太祖趙匡胤,都出自代北集團,祖上和自身都是武將。
類似“關隴集團”有個首領開始一樣,“代北集團”也有。
唐武宗年間,代北地區胡漢混居。陰山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朱邪執宜之子朱邪赤心,在父親死後成為沙陀族首領,因為英勇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