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第1/2 頁)
。大家看,天幕也是支援這個理論。”
臺下的女學子倍感鼓舞。
而對與好友理念不合分道揚鑣、與官場格格不入辭官、與這時期更普遍的儒學理學顯得異類的李贄來說,這樣的鼓舞,讓他有了面對冷眼的勇氣。
哪怕再次被汙辱,被誣陷,為了自己的學說,他也堅決要走下去!
《與武后靈魂互換後,李治發現了新大陸》8
【本以為出了月子可以恢復以往的輕鬆, 可是等到真出了月子期,李治也並沒有好過多少。
因為直到這時候他才發現,“母親”這個身份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大臣會時不時提醒他, 你孩子還小,少操心朝政, 回後宮帶孩子才是正事;
意味著當孩子有點什麼健康問題, 後宮或者大臣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母親的問題。
甚至因為他在後宮待的時間更久,在一次女兒風寒後, 武后看著病弱的女兒都忍不住出言責備:“你是怎麼當媽的!”
李治瞪大眼睛,有些想罵人, 但是, 這句話怎麼聽起來這麼耳熟?
安定公主突然去世時, 他好像也曾這樣責備過武后?
而且一直到現在,後宮中依然有人認為,安定公主的死是武后的問題。
武后到底是愛自己丈夫的,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連忙對李治道歉。
李治反思著自己的過往,體驗到了為人母的不容易,很快就原諒了武后的衝動性發言。
但這並不是結束。
很快, 李治相繼感受到了男女的差異。
他一邊忙前朝政務一邊帶孩子,明明兩頭都辛苦,前朝後宮都沒有為之感動。
前朝大臣責備他不好好照顧公主就干政, 後宮女官暗自嘀咕他不關心女兒, 彷彿孩子不是他生的。
而武后現在變成男人後,只需要來後宮抱抱孩子就被誇是個好父親?
李治無語。
明明帶孩子時間更長的是自己, 武后只負責逗玩幾下,這就“好父親”了?
等到當奶孃和宮女把女兒抱出去換尿布時, 李治突然想起,照顧女兒時間更長的其實是僕人。
但是他只會認為奶孃和宮女的職責所在,理應如此,並不會多感謝她們。
李治默默地陷入內疚:似乎,他之前對武后的辛苦也是如此看待?
就如同天下的父親,對母親照顧孩子也覺得是理所當然。
儘管天下的母親一樣要下地耕作,要灑掃庭院,要孝順公婆。裡裡外外的家務,還有需要交稅的布帛,都是女子操持,卻也都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有人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語,才意識到女子許多辛苦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張敞拉住夫人的手:“夫人辛苦了。”
夫人卻道:“有夫君每日為我畫眉,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說罷,有些心疼:“聽說最近有大臣在參你畫眉之事?”
他與夫人是青梅竹馬,對彼此性情瞭解,也感情極為深厚。夫人幼時被砸傷了眉頭,對此頗為自卑,因此張敞每日為夫人畫眉。
原本只是夫妻閨房之樂,卻被張敞的政敵拿到皇帝劉詢面前參了一本,說他兒女情長耽誤朝政之事,還被劉詢當朝詢問。
張敞坦然承認了,並且表示這是閨房私事無關公務。
劉詢當面沒有責備,卻明顯是不喜歡,再也沒有重用張敞。
張敞對此心態平和:“有人喜歡高官厚祿,有人喜歡家庭美滿,琴瑟和鳴。我是後者。”
尤其是天幕此時的提醒,讓張敞覺得還不夠:“家裡還有孩子們,往日忙著政務疏忽了他們,日後我要多多關懷。”
“男主外女主內,本就如此。”
“男耕女織,才是陰陽和諧之道。”
“這天幕越來越過分了,陛下何不直接禁了?”
世間的男子無非如此,有人能反思自己,也有人恪守己見;有人更注重家庭,也有人更在意麵子。
也有老生常談的男人們,繼續說一些天幕的不是,極力證明自己才是對的。
路邊擺攤的婦人誇張道:“怎麼,你家媳婦不下地幹活?這麼懶,不如休了算了!”
在徭役繁重、戰爭頻繁的年代,誰家貧民家的女子不是既要紡織又要耕種?
誰家女兒不幹農活要被罵懶惰,哪家媳婦不下地幹活甚至可能被趕回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