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第2/2 頁)
資格去泰山封禪嗎?無論是打勝仗後改為賠款求和,還是偽造天書製造祥瑞,還是用珍珠賄賂宰相,都讓他們長了奇怪的見識。
嬴政揉揉額角,看向大儒們,當時他泰山封禪,沒少被儒生罵。
當時天氣不好遇到暴風雨雨,齊魯儒生罵他不配泰山封禪所以老天發怒了,現在對比之下,儒生該知道到底誰配誰不配了。
如他所料,大秦的儒生們氣瘋了,朝堂之上的大儒們顧不上形象,擼袖子罵人,引經據典。還到處找武器,都顧不上大殿上不能帶兵器的禁令,顯然要氣瘋了。
看著一個個大儒義憤填膺氣得臉紅的像是喝醉了酒,嬴政毫不懷疑,假如真能穿越,不少大秦儒生要改行去當刺客。
嬴政的心情微妙起來。
天幕還說後世的儒生體貼聖意,這好像也是拉低了儒生的名聲。也不知道大秦的儒生到底想行刺的是後世的皇帝,還是後世的儒生……
趙構:“……”
雖然不知道這個被罵的高宗是誰,但是隻知道逃跑,彷彿在說他。
而且他確定,打勝仗後求和的那位,是他祖宗宋真宗。
“後世的皇帝,如此離譜嗎?”李治大開眼界,還為自己被“誤傷”哭笑不得。
誰能想到,他明明有了“唐高宗”這麼個很好的廟號,還來不及高興,就被不靠譜的後世皇帝連累了。
李世民都憐愛了。
“這也太慘了。”
功績被妻子掩蓋,被後世文人忽視,連廟號都被後世皇帝連累,這跟誰說理去。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
相傳,武丁也是第一位高宗,被稱為“商高宗”。
廟號最初的追尊非常嚴格,比如漢景帝就沒有廟號,但“文景之治”也有他的功勞,並非做得不好,只能說漢朝時期的廟號含金量很高,追尊太難。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號。
原本聽到李治是“唐高宗”,執政期間有“永徽之治”和大唐面積最大的疆域,李世民欣賞地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