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第2/2 頁)
肇病重,鄧綏得知陰皇后詛咒自己卻導致帝王病重,想要自殺以示清白,宮人攔下她謊稱皇帝康復她才放棄自殺。
等劉肇病癒,不出所料,巫蠱事件爆發,陰皇后被廢。
鄧綏看著左右心腹,微微一笑:“誰那麼傻對自己子女下手,孝順太后,服侍陛下才是明路,武皇既然是那麼厲害的女皇,怎麼會想不到?”
左右連聲稱是。
【最後是安定公主真正的死因。
歷史系教授雷家驥先生認為,結合李唐宗室許多子女的死亡,應該是“嬰兒猝死症”。
嬰兒猝死症是新生嬰兒頭一年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發生率在每千名活產嬰兒中有2名到3名的死亡率。典型的嬰兒猝死症常發於一向看似十分健康的2個月到3個月大的嬰兒,小於2個月或大於6個月的嬰兒較為少見。
嬰兒猝死症多事發突然,常在嬰兒平靜安睡後,父母並未察覺任何異樣,然而一段時間後卻發現嬰兒心跳呼吸全無,突然毫無緣由地死亡(2)。
即使在現代醫學發達的年代,也避免不了嬰兒猝死症。在醫學還不夠發達的大唐,嬰孩的死亡率並不低。
要知道,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兒科專著是北宋兒科專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這本書是錢乙門人閻季忠按照錢乙的臨床經驗總結整理,於公元1119年成書,距離唐高宗時期還有四五百年時間。
大唐雖然有兒科,但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傳說我國古代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囟經》成書於晚唐時期,而且原書早已失傳,現存的部分從明朝《永樂大典》裡輯錄,其實不全,也不知作者。】
事關幼兒夭折,頓時讓貴族和民間齊齊緊張起來。
“我說我那可憐的娃兒怎麼前一天都好好的,怎麼晚上睡著睡著突然沒了呼吸,原來是得病了我們不知道……”永徽年間,民間一位剛剛喪失自己幼兒的母親哭得悲痛欲絕。
孩子的父親眼神乞求地看著天幕,喃喃自語,也是對著天幕許願:“這個兒科書若是在獎勵裡有就好了。”
有學問計程車大夫想要自己想辦法:“大唐也有太醫院,也有少小科,怎麼就不能自己寫?”
有人搖搖頭:“四五百年啊,相隔四五百年,後世的兒科醫學定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