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第1/2 頁)
茶道。而在華夏,從明朝開始流行泡茶法,反而被人誤以為抹茶起源於日本。】
不僅李世民等貴族不理解,連普通老百姓也不理解。
“後世子孫,都不學老祖宗的文化嗎?”
“怎麼什麼都沒傳承下去,改得那麼多?”
他們看著街頭蹴鞠的小子,都恨不得把蹴鞠球給藏起來。
別的貴族玩意就不說了,怎麼連蹴鞠都能不會呢?這不是小姑娘都很會玩的東西嗎?
連李隆基都沉默了。
他本就喜愛蹴鞠,也愛看宮人宮女蹴鞠,原本以為自己的這個愛好又要被天幕聲討,沒想到竟然還是優點?
後世的軍中不用蹴鞠鍛鍊士兵嗎?大唐軍中又角抵又蹴鞠又打馬球,可不是單純的玩樂,本身也是為了練兵強身健體。
現在看來,他的玩樂,原來也有些用處。
宋朝皇帝,集體沉默。
重文輕武是誰?哦,是宋朝。
軍中不用唐刀用木質兵器是誰?哦,還是宋朝。
不用五絃琵琶改用四弦琵琶是誰?還是還是宋朝……
明朝,朱元璋並沒有覺得自己有錯:“那龍鳳茶餅耗時耗力,不如散茶好。”
朱元璋改團為散後,茶葉才真正的流向民間,成為老百姓也喝得起的提神飲料。
在大唐時,茶葉僅限於世家上層;在宋朝,市井已經有了,但也流於文人商人階層,百姓能喝到的都是最次的茶末子。
而從明朝開始,茶葉才真正的全階層普及。
只是大唐的抹茶成為日本的抹茶,到底讓老朱不爽。
“朱權,天幕不是說過你的成就是茶王嗎?你負責傳承下去。”
寧王朱權,未來的《茶譜》作者,欣然應諾。
【在武瓔不斷講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其他的國家多強大,最先受到洗腦的就是幾個她看著長大的孩子。
李承乾長大後,親自去了大食帝國。他想要模仿父皇當年天策上將的風采,先從交流做起,從經商開始摸底。
李泰出海尋找美洲,他好奇心大還愛玩,聽說美洲有各種高產糧種,還盛產黃金,頓時覺得大唐不好玩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李承乾還能時不時隨著大食商隊回來,但是李泰在海路太遠,等好幾年後回來時,瘦的不認識了,給大唐帶回來一堆奇奇怪怪的特產,還有白面板黑面板棕色面板的人。
李世民對次子的愛玩再次有了深刻體會,開始擔心未來的孫輩也是各色面板各種眸色。
李恪去打高麗和日本,主要是復仇,也不是為了日本的銀礦。
留下李治傻眼了:他的哥哥們怎麼一個個都跑路了?就留他一個最小在家守門嗎?】
唐高宗時期,李治笑了,拉著武皇后的手,欣慰道:“這樣的結局真好。”
他的哥哥們都還在,也沒有因為皇位鬧崩,各有各的發展地方,真好。
貞觀朝時的李承乾和李泰齊齊被說得各自無語,但偏偏又很心動。
原來外面真得有很大的世界啊,那他們既然原本的結局不好,如果出去,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接下來,我們就開啟時光大法!
中間的過程你們自己看,直接跳到李世民死後的奇遇上,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奇遇哦!】
長樂不負責的“時間大法”,讓不少古人都懵了。
唐太宗的優秀兒女們都出國開疆拓土了,為什麼不詳細說說?
那李承乾去大食帝國摸底摸的怎麼樣了,有沒有拿到重要情報?
那李泰去美洲找到了什麼奇怪特產和奇怪人,不是說美洲有高產糧種還有黃金嗎?
還有李恪去高麗和日本,日本的銀礦找到了沒?
怎麼都不說清楚就直接跳到李世民死後了,人都死了還能有什麼奇遇!
劉徹意猶未盡,對著司馬相如提出來自甲方的要求:“天幕翻書太快,中間的內容來不及看就過去了,長卿你來寫。”
司馬相如正是被啟發的大腦靈感天馬行空,只覺得民間小說原來也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雖然文采有限,但也實在精彩。
他答應的很痛快,甚至已經開始構思如果有人穿越成陛下,算了陛下不養鳥,穿越成陛下喜愛的汗血寶馬,那會如何?
司馬相如嘴角微勾起,答應的十分痛快:
陛下,等著臣給你寫一匹人穿越的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