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第2/2 頁)
, 最靠譜最全面的, 其實是明朝戚繼光的兵書。
戚繼光的戚家軍海陸都很厲害,戚繼光著作的《紀效新書》、《練兵紀實》、《蒞戎要略》、《武備新書》非常實用。只能說到底是武將,還是名將,與文人寫兵書非常不一樣。
《紀效新書》是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平倭戰爭期間練兵和治軍經驗的總結。而《練兵實紀》涉及兵員選拔、部伍編制、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車步騎兵的編成保結及其同訓練等建軍、訓練和作戰等方面(1),可以說有了這本兵書可以打造另一支“戚家軍”,都是比較實用的兵書。
不過想想宋朝上至帝王下到文官的作風,宋人大概得挑剔戚繼光的兵書沒文采。
也幸虧岳飛對大宋的兵書和軍陣不感興趣, 他若是感興趣大宋可能連唯一的兵神也沒有了。】
這一次,輪到朱元璋得意大笑:“哈哈哈哈,那弱宋哪有什麼名將, 果然還是咱大明的武將厲害!”
後世都認可的戚繼光, 也不知道是他哪個子孫後代的民間,這“戚家軍”聽起來也威風, 恐怕又是跟“岳家軍”一樣軍紀嚴明的優秀軍隊。
自身也是武將的朱元璋知道這樣的軍隊多難得,心喜片刻, 又想到戚繼光打仗的物件:“平倭戰爭?又是那倭寇!”
倭寇真是欠打!
出征路上的岳飛聽到宗澤的評價和天幕對自己喜好的評價,確定那是自己,只是微微一笑。
年輕時候的自己,的確並不喜歡朝廷編髮的兵書,更喜歡實戰。宗澤老將軍 多次勸誡自己,可惜自己不願意聽從。
現在看來,不聽也有不聽的好處,連天幕都支援他不聽。
既然如此,那就順從本心,一往直前吧!
正在備戰的戚繼光聽到自己的名字和兵書,爽朗地哈哈大笑:“看來本將軍也能有文才大作留世了!”
“戚家軍,我們也留名了嘿嘿。”他的將士們同樣很高興。
戚家軍的威名,伴隨著戚家軍抗倭的功績一起青史留名,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值了。
戚繼光提起專為剋制倭寇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