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2 頁)
郎意看的嚥了下口水,在那一瞬,他心顫了一下,想道:閨女不會打我吧?
然而就是這一瞬,使得理直氣壯的郎意蔫了,他心裡本就對郎華娘存了歉疚的,此番只好嘆了口氣,“你們儘快把婚事辦了吧。”
郎華娘彎了彎唇角,收拳立正,點頭,一本正經的道:“還是阿爹疼我。那就儘快吧,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兒吧,咱們一起去鎮上添置些東西,順便賣藥。”
寧靜遠面上沉了沉,唇瓣閉合,默然不語。
片刻,他笑道:“華娘既已是我的人了,我會娶她的。”
郎意重重一哼,越看寧靜遠越不順眼,道:“你敢不娶我閨女試試。”
寧靜遠好脾氣的不和他一般見識,而是提醒道:“華娘,是否要先立戶籍呢?”
郎意把勺子撿起來,舀了一瓢清水沖洗了一下,又去做飯,道:“華娘,我的戶籍還在鄔家,你若要立女戶,就要招贅他為婿了。”
郎意心裡不大樂意,在他看來,閨女長的好,又勤快能幹,嫁給一個瞎子虧了,雖說這個瞎子長的好看,但長的好看能當飯吃,能養媳婦孩子?
郎華娘用陶罐把這最後一爐丹藥裝好,想了想道:“阿爹,既然咱們從鄔家搬出來了,就要和那邊徹底做個了斷,你寫一封休書吧,之後,咱們就把你的戶籍遷出來,還是阿爹做戶主,我招贅。”
郎意猶豫了一下,試探著道:“華娘,承嗣和蘭丫畢竟是你親弟弟和妹妹,阿爹能把他們要回來不?”
“只要阿爹想,咱們就要回來。”只要郎意這個爹不管她的所作所為,郎華娘覺得,她可以滿足這個爹的所有要求。
郎意高興的裂開了嘴,道:“那行,我寫休書,遷戶籍,然後抓緊給你們辦婚事。”他怕晚上一晚,他閨女的肚子都大了。
如此,用過早飯,郎意去草根家借了騾車,一家三口趕往青槐鎮。
青槐鎮離著村子不遠,約莫兩個時辰就到了。
青槐鎮是個大鎮,比中等的縣城還要繁華一些,為何呢,其一是因為青槐鎮背山靠水,土地肥沃,是風水寶地,其二則是因為有個清遠書院,此清遠書院非彼清遠書院,不過是濟南總院的一個分支罷了。
“阿爹,停一下。”不等騾車停住,郎華娘猛的跳了下去,直衝掛著酒旗的酒館。
郎意詫異,忙道:“華娘,阿爹不喝酒的。”
“我喝。”郎華娘揮揮手。
郎意皺眉,心裡發慌,感覺越來越抓不住自己這個閨女了。
酒館外頭搭著一個棚子,棚子裡也坐了許多人,有行腳商,有書生,有普通的百姓。
寧靜遠動了動耳朵,就聽他們在議論什麼。
“聽說清遠書院換山長了,新任山長是從燕京來的?”外地行腳商問坐在他對面的書生。
書生道:“是的。”
“我聽聞這清遠書院的背景了不得啊,每年想入讀清遠書院的學生數不勝數,每年卻只有很少人被收取。人都說,入了清遠書院就等於是一腳踏入了官途,小哥可真厲害。”行腳商豎起大拇指誇讚。
書生與有榮焉的挺直背脊,昂起頭顱,“我們清遠書院收學生是極為嚴格的。說起我們清遠書院,就不得不提我們的第一任山長——週一聖先儒,他一世未曾做官,卻是桃李滿天下,中下層官吏半出清遠。在盛康末年,外戚亂政,毒煙盛行,敵國環飼,當還是皇子的太上皇徹底將外戚拔除之後,三品以上的官位空了十之七八,正是週一聖先儒的學生頂了上來,穩定了朝綱。”
行腳商對這些沉重的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別的,道:“我還聽說有清遠書院的地方就有清遠善堂,清遠善堂的創始者是滎陽大長公主,當今皇太后正是滎陽大長公主唯一的外孫女。不知是真是假?”
書生嗤笑,“自然是真的,你連這些都弄不清楚,土包子。”
書生高傲,甩袖而去。
行腳商往地上“呸”了一口,“不就是識幾個蒼蠅爪子嗎,有什麼了不起。”
寧靜遠收回心神,不經意的問道:“這個鎮上有清遠書院嗎?”
郎意雖不喜歡這個勾搭的自己閨女未婚先犯錯的男子,但他也不是個刻薄人,就淡淡的“嗯”了一聲。
寧靜遠微揚了一下唇角。
半柱香後,郎華娘腰上掛著個葫蘆,抱著一個盒子回來,道:“我看旁邊開著一家筆墨鋪子,就順手買了,待會兒寫字要用。阿爹,咱們先去成衣鋪子,人靠衣裳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