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餓其體膚(第1/2 頁)
李安與吳天德正說著話的功夫,卻見前方迎面來了五頂二人一抬的抬輿。
文官佇列裡,當先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頭戴白色暖冬耳帽,身上的官服乃是一色的大紅官袍,這是一二品大員才能用的服色。
這名鬚髮皆白的老者便是當朝首輔,趙京。
趙京望著迎面而來的抬輿,對身旁的幾人說道:“他們來了。”
趙京指的“他們”,便是大周朝司禮監的全體成員,司禮監掌印太監高庸、司禮監秉筆太監陳洪、司禮監秉筆太監陳規、司禮監秉筆太監吳聰、司禮監秉筆太監羅彬。
趙京說著,便在兒子趙東樓的攙扶下,向高庸等人迎了上去。
高庸獨自乘坐的那乘抬輿停下了,此刻他已看清了迎過來的是趙京等人,於是連忙吩咐先一步下了抬輿的陳規,道:“快,扶我下來。”
陳規聞言,立刻攙著高庸下了抬輿。
趙氏父子在前,幾名閣員若即若離地跟在他的身後,一行人也向迎面走來的高庸等人迎了過去。
“閣老近來可是越發的精神了。”高庸滿臉堆笑地迎上前,攙住了趙京的另一條手臂。
“老夫過了年便七十五了,怕是幹不了幾年了,近來總感覺身體乏累,昨兒晚上府內稍微有點動靜,我便醒了,接著便再也睡不著了。”趙京竟當著群臣的面與高庸拉起了家常。
“閣老為朝廷操勞了半生,這往後的日子也還得指望著您呢,您可不能喊累,若是您有半點隱退的心思,我高庸可第一個不答應。”
高庸輕輕地拍了拍趙京的手。
趙京聞言,開懷大笑道:“那便依著高公公的意思,再幹上幾年。”
“理當如此。”高庸點頭道。
二人說著話的功夫,便來到了奉天門前。
趙京抬頭看向“奉天門”三個蒼勁渾圓的楷書大字,身後的文武百官見狀連忙噤聲不語了。
奉天門外當值的宦官紛紛替司禮監幾大太監和閣員們解下披風,掃落灰塵,動作不只快捷,而且十分的輕敏,似乎都怕弄出了聲響。
這時高庸業已換上了一副肅穆謹敬的面容,慢慢掃望向文武百官,道:“今兒是耕籍大典的日子,皇上昨日前往太廟祭拜了列祖列宗,今兒又起了個大早沐浴更衣,皇上這般虔誠就是為了替我大周子民向上天求一份恩典,使其護佑我大周風調雨順,使百姓不受凍餒之苦。”
趙京聞言,當即帶領著文武百官向乾清宮所在的方向跪地行了一個大禮,眾人異口同聲的道:“皇上仁德。”
大禮過後,高庸與趙京並肩向宮內走去。
文武百官亦步亦趨的跟在二人的身後,自東偏門進了皇宮。
宗親勳貴則紛紛從西偏門進了宮。
待文武百官依次進了宮,李安等負責在奉天門前維持秩序的錦衣衛,這才在兩名小宦官的引領下,向宮門走去。
行至奉天門前,李安在宮門前駐足,打量了一番之後,不禁發出一聲感慨:“天朝的氣派,果然不同凡響。”
吳天德扯了扯李安的衣角,道:“快別感慨了,都等著你呢。”
李安一臉尷尬的笑了笑,連忙跟上吳天德的腳步,由東偏門入了宮。
當文武百官走過金水橋時,卻見佇列裡幾名鬚髮皆白的老者從懷中掏出幾個實面饅頭,不顧形象的吃了起來。
禮部尚書蔡騰一臉失望的搖了搖頭,提醒幾名正在啃著饅頭的老者,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莫要失了為人臣者的氣節與風度。”
內閣次輔張輔臣聞言連忙攔了一句,道:“大典開始之前,就讓他們吃幾口吧,若是真的餓死了人,恐於皇上名聲不利。”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耕籍大典的事情了。
雍靖皇帝在登基之初,便施行了在耕籍大典前耐飢打坐三日的規制。
期間,文武百官,每日只進三餐粥水,私自夾帶食物者,當即罷官免職!
每日三餐只喝粥水根本就填不飽肚子,雍靖就是想透過此舉來讓文武百官們體驗一下餓肚子的感覺,省得他們總不拿百姓當回事。
餓肚子這種事情,對於年輕一些的官員來說,挺一挺也就過去了,然而對於上了年紀的官員來說,卻無異於是一次重大的生死考驗。
因此,每年的耕籍大典對在京的文武百官們來說,都是一次極為嚴峻的考驗。
然而在做官與生死之間,那些鬚髮皆白的官員們竟無一例外的全都選擇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