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老太傅(第1/2 頁)
如果當初沒有關遠山,李氏肯定逃脫不了,那麼之後謠言就不是謠言,而是事實。
李家名聲受損的同時,太子肯定會被波及。
“再細想一下,李家小姐的行蹤,除了自家人,還有誰能知曉?”明月接著引導。
李老夫人仔細想了想,當初女兒去佛寺祈福,薛家曾來問過,而且還問了女兒什麼時候歸家。
若真是有人設計,會是薛家嗎?
想想退親之後,薛家就得到李家的助力,在朝堂的勢力一下子強勢起來,不僅薛承業坐上丞相職位,手握吏、戶、工三部,薛家子弟也朝為官的也不少,且都是要職。
薛家一躍從末流世家成長為如今達官貴族都要禮讓三分的存在。
“可憐我活到這麼大歲數,自以為眼光不差,不曾想也有被矇蔽的一天,薛家,還真是好算計啊!”
李老夫人深深感慨,心中越發懊悔,也甚是慶幸。
自以為替女兒定了門好親事,卻不知道那薛家就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手段狠辣,無所不用其極。
也幸虧當年女兒沒嫁過去,否則如今是個什麼光景都不知道。
“豈止是你被矇蔽,就連我不也老眼昏花,被人欺騙了這麼多年!”一道蒼老男聲在外響起。
門口,一身灰布袍服的老人步履沉穩地走進來。
只看穿著,和普通老者並無不同,但那周身不動如山的氣勢,絕不是常人身上能有的。
老者身後,還有一人,青色長衫,八字鬍,儒雅的氣質,正是李長卿。
“父...李老大人,兄長!”李氏猛地起身,縈繞舌尖的父親,最終還是沒叫出口。
李老太傅不滿地朝她看來,“怎麼,你母親和兄長就能認,卻是不認我這個父親,可是還在為當初的事怪我?”
李氏低下頭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當初是我任性,不怪父親。”
“好了,既然回來了,以後也不必刻意迴避,如今的李家,不懼他人流言。”
李老太傅伸手,在李氏肩上輕拍兩下。
當年之事他也後悔,只是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犧牲小家,如今的李家,卻無需顧忌那麼多。
李氏一下子就紅了雙眼,縱使當初被趕出家門,她也不曾怨過,只是到底委屈,眼下父親一句話,就讓這份埋藏心底的情緒奔湧而出。
好半晌,才在李老夫人和明月的安撫下漸漸平息。
“你就是明月?”再次坐定,李老太傅的目光投到了明月身上。
明月順勢起身給他和李長卿行禮,一點都不客氣地喚著:“外祖父,舅舅。”
李長卿衝她友好一笑,李老太傅卻仍是上下打量,好一會兒,才收回視線,面上神情卻極為滿意,道:
“你很好。”
明月抬眸,面露不解。
李老太傅中氣十足笑了兩聲,“你比我們眼光都好。”
明月這才明白,他說的是薛家的事。
“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罷了。”明月笑著回了句。
李老太傅不置可否,轉而道:“聽說宮宴上,薛承業為難你們了?”
李家不問政事,卻不代表什麼都不知道。
明月輕輕搖頭,“薛丞相不過盡了諫言之責,談不上為難。”
單從事實上來說,的確沒錯,不過細究起來是不是那麼回事,就見仁見智了。
“薛家能有如今權勢,全賴薛承業的聰明才智,此人不可小覷。”
李老太傅狀若無意地提醒。
無論是十多年前李氏的事,還是前幾日宮宴之事,都可以看出薛家的狡詐多謀,李老太傅是怕他們貿然與其對上,吃了虧。
明月乖巧應了,又問:“薛家的事,您有什麼打算?”
雖然沒有證據,但有些事無需證據,薛家在當年的事上肯定不清白,李家因為這個骨肉分離十多年,不知道李老太傅又會怎麼做?
“或許是我年紀大了,膽子小了,不想再摻和到這些你來我往的鬥爭之中,我如今的願望,就是家裡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李老太傅嘆氣。
這就是不打算追究了。
明月並不置喙,她理解李老太傅的心情,前半生一直困在權利的漩渦之中,如履薄冰的過怕了,後半生便想要安穩一些,不再陷入權力鬥爭當中。
這樣也好,平平順順地過下去,就足夠了。
之後李家三人又問起二人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