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燙手的地契(第3/3 頁)
至於徐子晉與他們的相識,則源於半年前,徐子晉受僱於南寧府一家商號,帶著他的弟兄們進山伐木。兩個月前的某一天,正在伐木的一個弟兄,失手滾落山澗,恰好被打獵經過的韋阿洪、韋阿昌救助,並帶回垌中治療、休養。
待那個弟兄傷勢好轉後,韋阿洪、韋阿昌兩人還護送他到州城外與徐子晉匯合。
有了這麼一份交情,加之都是重情義的性格,一來二去,時間長了,雙方也就沒了所謂的“漢”、“夷”之分。
正巧,昨日韋阿洪、韋阿昌下山找到徐子晉,打算託他買一些垌裡緊缺的鹽巴、鐵器。入夜,幾人烤了韋阿洪帶來的山雞,喝著沽來的水酒,聊得正開心,武小滿突然闖了進去。
聽到林宗澤有事,酒自然就沒法再喝。加之,聽聞王恩祖的婆娘被奸人所害,徐子晉更是抄起兵刃就往外走。
不知道是韋阿洪酒後上頭,還是性格使然,見到徐子晉抄傢伙,兩人說什麼都要跟著一起來幫忙。推脫無果,徐子晉又不能丟下他們一走了之,無奈之下,便把他們帶了過來。
由於中原歷朝歷代都對周邊少數民族採取矮化、輕視的態度,久而久之也影響到了民間。
由於漢人的到來,不斷的侵蝕廣西當地土著的生存空間,因此,民族間的矛盾越發尖銳,各種規模的衝突、械鬥時有發生。所以,在大多數漢人眼裡,少數民族的標籤都是“未開化”、“落後”、“無禮”、“蠻橫”等等。
得知韋阿洪是獞人,林宗澤心中頓感不快,臉色立刻陰沉下來。直到徐子晉道出原委之後,他的臉色才稍稍的緩和了一些,但也只限於維持表面的客氣。
閒聊幾句後,察覺到林宗澤對韋阿洪、韋阿昌的冷淡,又看到其他人在花廳裡大眼瞪小眼,徐子晉感到些許的尷尬,隨即提出先行離開。
聽到徐子晉想離開,林宗澤也沒做過多的挽留,而是爽快的答應下來。先是讓跟隨徐子晉而來的弟兄,每人背一些糧食回去,然後又交代武小滿,從文家的馬廄中挑了一匹矮馬交給徐子晉。
畢竟他們都是半夜裡聞訊之後,立馬就趕來相助,這份情誼他林宗澤得領。
1獞人:古代,漢人對許多少數民族的稱呼都會歧視性的加上“犭”,比如:瑤族被稱之為“猺獠”,壯族被稱之為“獞獠”,以示少數民族的野蠻、不開化,所以,壯族又被作“獞獠”。直到解放後,在周總理的倡議下,把“獞”這個帶有歧視性的字徹底取消,並以“僮”字替代。之後,在漢字簡化的過程中“僮”字被簡化成“壯”,這才有了今天壯族的正式稱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