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辦正事前先殺人(第2/3 頁)
在軍中任何一個將校都知道情報的重要性,哪怕是最低階的伍長。這一點林宗澤自然也不例外。
下午,趁著羅甲長帶領村中幾個精壯給村民們放糧的時候,林宗澤在呂耀輝的陪同下,與蔣捕頭進行了一番“深入、坦率”的交流。不知道他們幾人最終達成了什麼共識,反正,天黑前,蔣捕頭連同受傷的幫閒被允許離開。
剩下被俘的捕快和幫閒,則要等蔣捕頭回去之後,把之前抓走的木民村村民放回來,他們才會被釋放,這是林宗澤和蔣捕頭交流中,達成諸多共識中,唯一流傳出來的訊息。
花廳一角,一張臨時抬來的方桌上點著一盞油燈,許山海、盧管家、師爺三人圍坐在桌前。
端坐的師爺面前擺放著筆墨紙硯,幾張寫了字的紙上,墨跡未乾。
圍坐的三人,正在擬定分田地的規則,原本按林宗澤的想法,反正地契上田地的數目清清楚楚,村裡的戶數也明明白白,那就按戶數把田地平均分給每一戶就行了。
但是,許山海堅持要把盧管家叫來,以便自己可以隨時向他了解情況,並且還要師爺把擬定的要點,寫成文字記錄下來。
文家的田地,盧管家熟,有他的協助,很多事都能事半功倍;師爺能寫會算,是目前除了許山海之外,唯一能做案頭工作的人。並且他還有著許山海無法比擬的優勢,常年幫文昭象處理事務,無論是行事方式還是書寫的行文格式都符合當下的社會習慣。
而許山海縱使有一身的學識,現在丟一支毛筆,要他寫上幾個繁體字,他立刻就要傻眼。
作為後世穿越過來的許山海認為,“打土豪,分田地”、“發動群眾”、“農村包圍城市”等等,這些在書本中反覆讀過,並且,經過實踐檢驗過的成功方法,完全可以成為國興軍的日後發展的指導思想。
他要做的就是這些經驗照搬過來,日後,再結合遇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總好過費盡心力的去摸索。
“盧管家,你把師爺記錄下來的東西念一下吧,看看有沒有什麼遺漏?”許山海指了指師爺面前那幾張紙。
-------------------------------------
村中,黃員外家
此時的黃員外一家和蘇員外一家都已經被捆得結結實實的關在文家的糧倉中,等待林宗澤對他們的最後發落。而兩家家中的下人,則被送去了文家的後院看管起來,待甄別之後再做處置。
一張臨時抬出來的條案放在客廳門口,條案中間放著幾隻摞在一起的土碗,以及一小口袋的玉米粒,兩端則分別點著一枝手臂粗的蠟燭。
庭前的水蒲桃樹上掛上了兩盞燈籠,雖然不能把整個院子照亮,湊合著也能照亮條案周邊的一片地方。
平日裡還算寬敞的院中,此時擠滿了村中各家各戶的男人,他們今晚聚在這裡,要用特別的方式推舉出信得過的人,再由選出來的人主持明天的分田到戶。
此時,站在條案側後的羅甲長,身邊圍著四五個村中的長者,他一邊應付著這些長者的問題,一邊時不時的往門外望上兩眼。
下午,羅甲長挑了幾個村中比較機靈的青壯,趕在天黑前,按照許山海的吩,給村中每一戶都發放了糧食。回到家中後,他幾口喝完了一碗玉米粥,拿上兩個番薯又匆匆趕到黃家,準備起了今晚推舉的事兒。
“甲長,人都到了,怎麼還不開始啊?”人群中擠過來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
“沒規矩,大人說話,你催什麼催?”旁邊一位老者瞪了小夥子一眼。
“再等一等,等林將軍和小先生來了,我們再開始。”羅甲長回了小夥子一句,同時這也是向周圍的人解釋。
小夥子吐了吐舌頭,做著鬼臉,很快就縮回人群中。
“羅老七,這個分地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問話的是村中年紀最長的張老頭,在這個人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的年代,他將近花甲的已算是長壽。
“阿公,我只是幫著跑腿做事,地怎麼分我也不知道啊!”無論是從年紀還是村中的輩分,羅甲長都要叫張老頭一聲阿公,面對他的提問,羅甲長也只能是苦笑著搖頭。
田地怎麼分,那是國興軍的人說了算,自己只是混了個臉熟,國興軍又需要一個能與村民們溝通的人,所以,涉及到村中的事務才會交給自己去做。
“讓一讓,讓一讓,林將軍來了。”隨著門口人群的擾動,羅甲長知道要等的人來了。
原本已經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