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1/2 頁)
“先生莫要誤會,她從不覺得於我有恩。”
阿初說了,那叫互相幫助,姑娘就是要幫助姑娘的。
舜華雖然覺得這個說法有些天真,但這話由那姑娘說出來卻分外有說服力。
“是我不忍才貿然求先生降低責罰,或者我幫她抄一部分?畢竟,她並非大錯……”
其實舜華是有些佩服阿初的,她從小就在顧思衡的帶領和教導下,明明對方說話很溫和但她就是不敢造次。
稍微行事有偏差便會被訓話,還是她完全不敢抬頭反駁的那種訓話,對方還是她爹孃要求來訓她的……不然他連訓她都覺得費時。
可以說對上顧思衡,舜華這個京中備受讚譽的郡主是非常憋屈的。
“既然她並不覺得是過分,你又何必求那情?”
顧思衡搖了搖頭,眼神一正,隱約透露些許責備,“聽沈女官說,你放任輔國公家的姑娘為難臨安?”
舜華臉色一變,“我……只是沒太注意到。”
“當年之事並非眾人所云,你明知道……為何還要把氣撒在臨安身上?”
談及往事,顧思衡的臉色微沉,“臨安並不需要承受這些,她於姝兒……並無愧疚。”
“明知道?先生,我該知道什麼?”
舜華猛地抬頭,美目緊盯著眼前的人,“當年之事,我還能知道什麼?”
顧思衡眼底微凜,“舜華,你與臨安都一樣。”
“呵……那先生呢?”
舜華哂笑,忽然道,“先生亦無愧疚麼?”
沉默半響,直到舜華受不住這種壓迫感轉身告辭,顧思衡才輕輕地道,“無。”
舜華握了握寬袖下的拳,回過身,只見那道挺拔的身影已遠去。
咬了咬牙,舜華把貼身丫鬟招到身邊,“吉兒,查一下漠北那邊的人……我能用的有多少?”
吉兒點點頭,安靜地守在她身邊。
舜華抬頭,京城的初夏天色明朗,她卻莫名地想起下雨時阿初唱過的小調,那幾年也有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在下雨天晃著腳丫在她身邊輕聲吟唱。
長寧書院每旬開課的第一天早上都要開會確認本旬的情況,因著有些課是之前邀請的朝廷官員來指導,但若是朝堂有正事要忙,那自然是公務為重,書院就需要調整授課的情況。
據說顧太傅原本對這一屆學生頗感興趣,本想過來講一講詩詞,但因西南鬧蟲災,朝廷賑災的款被告發貪墨,幾名重臣都忙得分身乏術,本月都不能抽時間過來了。
同樣情況的還有王相等家有閨女在書院的大臣。
要不是有言在先,張山長都想讓顧思衡代父還債了,但一想起那俊秀溫潤卻毫不動搖的面容,她也就只能遺憾把騎射課調上來了。
顧思衡順理成章地躲掉多餘的課,暗自想著仲夏之前應該可以辭掉書法課。
本來就是看在今上和長公主的面子上來授課,但書法還是講究練習,老師是否應卯都不是特別重要。
“顧大人,顧大人……”
剛跟書院各位師長辭別,還沒走出大門,顧思衡回頭,只見長寧書院出了名脾氣古怪的李夫子一手拿著稿紙,一手提著過長的衣襬小跑著朝他跑過來。
“李先生。”
還沒等他行見禮,來人已經擺擺手,揚著手中的稿紙,急切地道,“顧大人,你快來看看這個題。”
顧思衡拿過稿紙,“這是……算術考題?”
稿紙上,是一道算不上覆雜的題目。
【三人投宿,每人十兩銀子,三間房。
後來老闆說只要25兩銀子就夠了,剩下的5兩退回給他們吧。
然後店小二貪心拿了二兩,退回一人一兩,三人就是每人九兩銀子付了房費。
按道理說,三人合計花了二十七兩銀子,店小二的二兩,一共才二十九兩銀子。
那剩下的一兩去了哪裡?】
“李先生,這題目並不難,根本沒有什麼剩下的一兩。”
顧思衡有點不解,這種題目怎麼會難倒以數見長的李夫子。
“是啊,沒有剩下的。
三人合花的二十七兩,保留的三兩,不正好就是三十兩麼。”
李夫子摸著山羊鬍,意味深長地道,“只是世人驟一看,都不知道那二兩是這麼回事而已。”
顧思衡略一細想,瞬間便明白李夫子的意思,“夫子是說,西南的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