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2 頁)
“我在江南的時候學的。
去年衢州不是有大水嗎,我跟著阿爹去治水了,阿爹怕我遇險,便讓我跟著那裡的大娘學了。”
阿初捧著茶杯暖手,漫不經心地道。
她本身是學過的,去年再讓身體熟悉一下,很快就重新拾起這項技能了。
舜華聽父親說起過雲易,此人這兩年多次立功,發展勢頭不錯,今年也趁著述職一起升遷回京。
“治水應該挺危險的吧,雲大人居然讓你跟著去?”
阿初笑著點點頭,她很幸運來到雲家,雲易不是迂腐之人,甚至之前一直按部就班就是為了多陪著家人。
要不是她遭受上峰之女的迫害,雲易也不會奮起拼事業,一切只是為了不讓自己在家人受到傷害還要忍讓。
“我阿爹說了,意外和災難面前是不分人的,多會一樣技能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舜華有剎那的恍惚,記憶深處,有個小姑娘也笑眯眯地告訴她,意外是不分人的,多學一樣技能就多一份安穩。
“應該很辛苦吧。”
“當然啦,那裡很多人受災,辛辛苦苦種的良田都被淹沒了,我阿孃去派米時都忍不住哭了好幾回呢。”
阿初想起那個段時光也是感慨,還好一家人在一起彼此鼓勵著熬過來了。
見她好像很有興趣,阿初索性挑著幾個當中難得輕鬆的事說了一下,兩人說說笑笑的一派和樂融融。
直到夜深,素秋和吉兒多次請示兩人才肯歇息,各自散去。
暗室之內,三條唸完經文,以指輕點硃砂在黃布上塗畫,不多時黃布已滿是凌亂的圖案,細看之下跟黃布上方的玉面上的紋路極為相似。
以手結印,輕喃一段咒文,玉佩上的紋路逐漸由原本的模糊變得清晰。
半響後,三條抹去額際的汗,燒掉方才用過的黃布,“還好義父教的都沒忘。”
想起那個一身道袍行蹤不定的老頑童,三條難得地嘆口氣。
怎麼一個個都不省心……又想到要是讓師傅一元大師知道他在和尚寺作道教的儀式,大概又會氣得狠罰他三百棍,治他不敬神明。
然後讓他去後山再做這些,因為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必被規條所縛。
嘆口氣,三條決定再去大雄寶殿打坐念多幾次經,向佛祖請罪。
“阿彌陀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長寧書院
舜華剛下馬車,便看到淑寧長公主身邊的沈嬤嬤,心下一沉。
“郡主金安。”
沈嬤嬤福一福身,雙眼不著痕跡地上下打量了一下,方露出溫和的笑容,“長公主殿下和駙馬爺已經在百竹園等著郡主了。”
舜華微窒,自知避不過。
百竹園,公主府專門議事的地方,一般只有她父母處理公務或一家商議大事才會安排在那裡。
如所料般,長公主及駙馬爺聯手把愛女罵了個狗血淋頭。
當然,全程是長公主厲聲責罵,駙馬見縫插針地求情說和,夾雜幾句淺責。
整整兩個時辰,兩人才在兒子們的勸阻下意猶未盡地結束這場家庭會議。
舜華自知理虧,害得眾人擔心,主動領了禁足一個月的罰。
駙馬出自成國公府李家,尚主後沒有入仕,反而熱衷於教書育人,在國子監掛了個閒職,平時主要輔助淑寧長公主打理長寧書院,與公主兩人志趣相投,是皇家裡少見的恩愛夫妻。
這邊心疼完女兒,轉頭看到愛妻臉色凝重,李駙馬把水溫剛好的茶遞了過去,柔聲道,“好了,舜華也是一時大意,但出發點還是好的。”
“你還偏著她,這次要不是遇到雲家那小姑娘,她……她這輩子就被毀了啊。”
淑寧長公主氣得啪地把茶杯放下,一雙美目瞪著丈夫,“好好地她插手這件事做什麼,我倒是不知道她還想要做刑部的差事!”
“你別惱,”
李駙馬脾氣極好地拍拍妻子的背,“舜華哪就這般不懂事,不過是之前秀丫頭的事讓她難以釋懷罷了。
你也知道,舜華交好的也就那麼幾個手帕交,現在一個兩個都出事了,她心裡也不好受。”
“這才是我所擔憂的。”
淑寧長公主不是不瞭解女兒,但她更怕女兒跟那幾個姑娘一樣。
“都不知道是什麼風水,她難得處得好的不是因為意外摔傻了,就是委屈遠嫁。
如今這京城背地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