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深潭微瀾 靜看激流暗湧(下)(第1/2 頁)
說回雲隱。
那日玄覺方丈突然回山,戒律長老自是驚喜不已。連忙叫人通知慧恩、慧能、慧明、慧淨、慧痴五位長老,自己則親自去南峰梵淨側峰上的鐘鼓樓,鳴鐘十二記。
雲隱寺以鳴鐘示意寺有大事,奇數代表惡事,偶數代表善事,鐘聲越多,事情越為重大。最近幾年寺中安和無事,上一次鳴鐘十二記還是二十年前慶祝方丈百歲大壽。
寺中弟子一時不明白有何喜事發生,五位匆忙趕來長老殿的長老們卻和初見方丈的戒律長老一樣,驚喜萬分。
十年離別,心中有千般話也不知從何說起。離去與分別可以讓最親密的人心生隔離,但是一朝相聚,兩目相交,時間留下的痕跡就會蕩然無存。
眾長老你一句,我一句,口中所詢所問皆非關乎門派,關乎天下的大事,反倒是些柴米油鹽的家常小事。
如此過了好久,眾長老激動的心情才得以平復。
慧明長老從來心如明鏡,方丈看去風淡雲輕,此番回山應不只簡單的“思家”。於是在大家都冷靜下來後問道:“方丈此時回山是有什麼大事嗎?”
其餘長老也都有些憂心忡忡地看向方丈,心裡有此疑惑。
方丈啜了口茶:“山裡的茶永遠都喝不膩。”然後將茶飲盡,拭了拭嘴,含笑道:“如今天下太平,哪有什麼大事?我此番回山,只想拜拜祠堂,你們別個個都愁著臉。”
長老們相顧而笑,道是自己多心。方丈撫須又說:“不過還真有件怪事需與你們說說。”
方丈說道:“我回山時曾途經滄州,見有十幾個魔道教眾欺壓百姓,肆意妄為,被我打發了去。擔心滅而又滋。”
慧能長老在眾長老中最為精明,眼光高遠,處事往往雷厲風行,能當斷即斷,故擔任雲隱寺執事長老一職,寺中大多事物歸他管轄。他笑道:
“這等小事無需方丈多慮。稍後我就派幾位得力弟子趕往滄州,教那群巫山魔道再不敢行惡。”
方丈搖搖頭:“這事倒不是巫山魔眾所為。怪在當日那些魔道竟出自西方流金海的萬魔窟。”
長老們面面相覷,都大感奇怪。萬魔窟這三個字已經很久不曾提及。只知八百年前魔道正是猖獗,萬魔窟就以狠辣著稱。萬魔窟所練功法系是速成一派,往往一兩年便能小成,十年便能大成,但功法所需卻是他人體內之生氣!
萬魔窟對教眾管理鬆散異常,不似傳統派教選拔弟子那麼嚴苛,要想加入其中只需提顆人頭。其教眾也廣佈天下,有在逃嫌犯,亡命之輩,有佔山為王的土匪流寇,就連街頭的混混都可能是其中一員。
當時正值國家動亂,社稷崩壞,他們行事也愈發囂張,什麼惡事都曾幹過,實是當時最惡毒最強大的魔教勢力。太一先祖深感這一頑疾不得不除,遂舉全國之力經數年之久才將萬魔窟教徒趕出國境。從此萬魔窟淡出人們視線,在西方流金海一域紮根,再不復出。
執事長老沉思道:“這事雖小,卻是有些異常,還是謹慎處理的好。”方丈微笑頷首,其餘長老也紛紛點頭贊同。
方丈心生感慨:“此番回來見寺中弟子比之當初又多了不少啊。”
執事長老欣慰的說:“寺中記名弟子凡七千五百一十六人,內院子弟五百零六人,外院子弟七千零一十人。除五百弟子下山修行,其餘皆在山上。”
方丈也面露欣慰道:“有如此多弟子,雲隱寺當可為天下正道之首。這些年真是幸苦你們了。”
眾長老無不搖頭道:“寺中香火旺盛,入寺弟子絡繹不絕,皆方丈與先祖佛緣所致,我等哪敢居此功勞。”
方丈微笑,頭望向了西南,那是祖師殿所在的地方。
“凡事能成其大者,皆非一人之功績,而是數代之操勞,你們功不可沒啊。時候不早,我也該去祖師殿拜拜了。”
方丈起身欲行,眾長老陪隨,被方丈打住,笑說:“你們就不必去了,難道還擔心為師太久沒回來找不著路?”
臨走前方丈對執事長老道:“現下寺內弟子已經不少,不免魚龍混雜稂莠不齊,無論是佛學還是武學須是求精慎廣。今後暫且不再收弟子入寺了。”
執事長老道了聲“是”。
方丈別下眾人,獨自離開長老殿。
殿外有青石板鋪成的小徑向右延伸。這是從東峰主峰到側峰的一條小道,祖師祠堂就在側峰之巔。
這條道玄覺不知走過了多少遍,哪裡有一樹柳,哪裡有一株梅,哪裡會轉彎向上,哪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