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 第162章 風雲暗伏

第162章 風雲暗伏(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朝堂之上風波不斷,表面的平靜掩蓋著各方的暗流。自邊疆新稅法實施以來,國庫收入逐漸增多,張宇對國策的信心愈發堅定。然而,暗地裡,保守派中不滿之聲也在逐漸加深,甚至有人在私底下醞釀著反制的計劃。

一日,張宇召集心腹大臣在御書房中商議。沈清言、楚玉堂、兵部侍郎李鈞元以及新近提拔的戶部官員顧澤生悉數在座。張宇環視一圈,沉聲說道:“諸位愛卿,如今邊疆新稅法初見成效,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商貿往來也逐漸繁榮。但朝中保守派屢次發難,朕深感其意圖不簡單。今日召眾卿前來,是想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沈清言略一沉吟,說道:“陛下,邊疆政策的成效已開始顯現,但保守派官員頑固不化,始終認為邊疆之地浪費資源。臣以為,不妨讓保守派中的幾位官員親自赴邊疆實地考察,或許能稍稍緩和他們的疑慮。”

楚玉堂贊同道:“確實如此。若是親眼所見,他們或許會有所改變。陛下,臣建議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保守派大臣,讓其在邊疆巡視,觀摩邊疆的繁榮,以作朝廷佐證。”

張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目光沉靜,思索片刻後答道:“此法可行。但要確保其行程安全,並派得力之人隨行,協助其瞭解實際情況。”

正當眾人商議之際,御書房外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內侍總管高慶急急忙忙地走進來,臉上帶著隱隱的憂色。他輕聲稟報道:“陛下,梁大人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張宇微微皺眉,低聲說道:“梁慶齡此時求見,定是有意針對邊疆新政。諸位暫且退下,朕且聽聽他的說辭。”

眾大臣紛紛拱手告退,沈清言與楚玉堂互視一眼,隱隱察覺到梁慶齡此番來意不善。待到眾人退出御書房後,張宇才下令讓梁慶齡進見。

梁慶齡神情凝重地步入御書房,拱手行禮道:“臣叩見陛下,今日特來奏請一事,望陛下明察。”

張宇微微頷首,神色淡然地說道:“梁卿不必多禮,有事直言便是。”

梁慶齡略顯猶豫,但隨即堅定地說道:“陛下,邊疆政策實施以來,國庫確有增盈,然臣近日聽聞,邊疆百姓對新稅法頗有怨言,甚至暗中積聚不滿情緒。若任由此勢態發展,恐邊疆之地不穩,終將釀成禍患。”

張宇心中一震,冷靜地反問道:“梁卿從何處得知此事?邊疆巡查的奏報中並無異狀,且當地百姓生活日益改善,豈有怨言之理?”

梁慶齡面不改色,答道:“陛下,臣深知奏報多為美化之辭,難窺實情。為求慎重,臣以為應派人查訪邊疆民情,確保新政確能造福百姓,而非引起不滿。”

張宇聞言,心中已有打算。沈清言的建議本就意在讓保守派親臨邊疆考察,而梁慶齡之言正好為此計提供了契機。於是,張宇點頭說道:“梁卿之言有理,既然如此,便命梁卿即刻啟程前往邊疆,切身察民情,實地考察新政成效。”

梁慶齡微微一愣,似乎沒料到張宇會直接讓自己親赴邊疆,心中不由得暗暗猶豫。然而此時的他已無退路,只得勉強應道:“臣定不負陛下重託。”

張宇微微一笑,平靜地說道:“梁卿辛苦,此行務必仔細察民情,切勿疏忽。”

幾日後,梁慶齡一行人在邊疆展開巡視。雖然他心中不滿,但隨著巡視的深入,親眼目睹了邊疆新政帶來的成效,商貿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民心逐漸歸附朝廷,甚至一些部落的首領也公開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管轄。梁慶齡一路走訪,見到的情形大多與他的預期截然相反,這讓他感到意外與震動。

在一個集市上,梁慶齡遇到了一位身著破舊布衣的老人。老人略顯蒼老,卻目光炯炯,滿臉滄桑,顯然是個見過風雨的人。梁慶齡上前詢問邊疆生活之事,老人答道:“老夫在此生活了幾十年,從未見過邊疆如此繁榮。朝廷的政策雖然新奇,但確實讓我們老百姓受益良多。現在,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梁慶齡聽到這些話,不由得沉默片刻,心中暗暗思索著自己一直堅持的保守理念是否真的適合如今的大局。

巡視結束後,梁慶齡返回朝中,將所見所聞如實向張宇彙報。張宇認真聽取了他的報告,並平靜地說道:“梁卿,朕向來秉持一視同仁之心,無論邊疆還是中原,皆是大清子民。邊疆新政若能造福百姓,便是我們共同的成功。”

梁慶齡面露愧色,終於低聲道:“陛下聖明,臣愧不敢當。此次邊疆一行,臣方才真正明白朝廷政策的遠見卓識。”

張宇點了點頭,語氣溫和地說道:“梁卿身為朝廷重

目錄
綜影視之美強慘的清冷輔助凡骨超級巫師系統,給老子穿越四合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