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暗潮洶湧,步步為營(第1/2 頁)
夜幕降臨,紫禁城被籠罩在一片幽暗之中。張宇坐在御書房中,燈火幽微,映照著他神情中難掩的疲憊。這一晚,他心中卻比平日更不平靜。關於日本的情報,如同一把懸在頭頂的劍,時刻警醒著他——大清若不迅速行動,後果將不堪設想。
深夜密談
沈清言悄然進入御書房,將一個密封的竹簡交到張宇手中。張宇拆開竹簡,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記錄,內心愈加凝重。日本與南洋各大商賈勾結,並已秘密將大批軍備運送至沿海各地,這次不僅是日本意圖擴張的舉動,更有西方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意圖擾亂大清的改革局勢。
“朕早知日本不會安分,”張宇嘆息道,“只是沒想到他們已經如此大膽,甚至不惜動用西方的支援。看來大清的改革,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
沈清言點頭:“陛下所言極是。這次的情報顯示,南洋的勢力不斷試圖滲透入我大清沿海諸省,似乎意圖監視我軍部署,防範我朝動向。若不及時應對,恐怕會影響改革的程序。”
張宇面色肅然,冷靜地分析道:“既然南洋與日本勢力勾結,那麼此事就不可掉以輕心。朕會親自督促東南沿海的佈防部署,同時增強地方官員的警惕。朕要讓他們知道,大清不會再任由外邦肆意妄為。”
佈局海防
接下來的幾天,張宇密令江南巡撫、福建總督等東南沿海的高官,嚴令加強海防,並命地方官員嚴格把關商船出入的手續,以便掌握每一條進出大清沿海的船隻。與此同時,他親自編寫了一封奏疏,旨在要求各地將軍上報關於駐地的兵備情況。
此時,張宇的眼光投向了海軍部。大清的海防多年來疏於防備,戰船老舊、炮臺損毀嚴重,若真有戰事,很可能難以抵禦敵軍的進攻。為此,張宇決定將部分皇宮的珍藏撥出,作為海軍補給資金。這筆資金將用於購置新的火炮、艦船,逐步提升沿海防務的水平。
沈清言對此深感佩服,嘆道:“陛下此舉,實乃居安思危、明察秋毫之策。如此,東南沿海的百姓必會感受到朝廷的關懷與保護之心,民心定會大大鼓舞。”
司夜的秘密任務
與此同時,司夜的任務也在暗中展開。他的角色非比尋常,張宇委派他深入東南沿海,穿梭於商賈、官吏與海盜之間。憑藉著他機敏的手段與強悍的戰鬥力,司夜迅速掌握了敵對勢力的活動軌跡,甚至打探到一些關於南洋商賈的暗中交易。
有一次,他化名為一位商賈,假意前往某港口,與幾位南洋商人進行了交易。那日,他的眼神如鷹般銳利,穿梭在嘈雜的碼頭市場之中,不動聲色地觀察每一個細微之處。他迅速發現了一艘滿載貨物的船隻,正準備偷偷駛向日本。
司夜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冷靜地記下了船隻的標記與船員的面貌,暗中將情報傳遞給了沈清言。沈清言將這條線索彙報給張宇後,張宇果斷下令,由海軍攔截該船,並將上面的貨物查封,果然發現其中隱藏著大量軍火。
張慧蘭的籌謀
而在後宮之中,張慧蘭也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她洞察力非凡,早已察覺到部分妃嬪與朝中保守勢力的暗中勾結,試圖藉機破壞新政。張慧蘭決定採取更果斷的手段,逐步削弱她們的權力。
一日,張慧蘭召集了幾位負責內務的宮女,將一份密旨悄悄交到她們手中。密旨內容簡明扼要:嚴查後宮中妃嬪的信件往來,若發現有任何可疑之處,立即彙報。此舉雖隱秘,卻在後宮中引起了一絲漣漪,不少妃嬪頓感不安。
張慧蘭不僅在後宮肅清腐敗,還在宮內悄悄安排了一位新的知己——名叫林璇的年輕宮女。林璇機靈聰慧,對朝中事務也頗有了解,她被委任協助張慧蘭處理後宮事務,並充當眼線。林璇表面上只是一個普通的宮女,實則透過種種渠道獲取重要資訊,幫助張慧蘭在暗中掌控後宮動向。
江南士人的來訪
就在張宇佈置海防之時,幾位江南士人受邀來到京城,前來覲見。士人們均是有見識之人,對大清的改革抱有支援態度。他們希望透過此行,為大清貢獻自己的學識與才智。
張宇親自接見了他們,並與其中一位名叫葉文軒計程車子展開深入交流。葉文軒雖年紀輕輕,卻對大清的內外局勢瞭如指掌,談吐間鋒芒畢露。
葉文軒直言:“陛下,改革之舉雖大快人心,但要在大清行穩致遠,恐怕需有更深遠的部署。改革不單單是朝廷的事務,還應深入至地方,使民間百姓也能切實感受到新政帶來的變化。”
張宇聽罷,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