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 第131章 宮廷密謀

第131章 宮廷密謀(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翌日清晨,光緒帝精神稍顯疲憊,卻不得不處理朝中政務。朝堂之上,百官列隊而立,幾位親近重臣一早便遞交奏摺,內容多為勸諫穩定朝綱、強化國庫之策。尤其是針對軍費分配,幾位重臣各持己見,引發熱烈爭論。

禮部尚書周安率先開口,沉聲道:“陛下,如今內閣雖設,但戶部收支逐年緊張。各地官員為軍費而上書求援,朝廷的金庫不敷支出,若繼續以如此速度撥款,恐將致使國庫虧空,影響日後安定。”

兵部尚書吳宗和對此卻表示不同意見,拱手道:“軍備事關國防安危,若朝廷因小失大,實非明智之舉。臣以為,應多考察地方民間疾苦,酌情增稅,以此來緩解軍費壓力。”

光緒帝眯眼審視著這兩位尚書的爭論。他知道國庫的確緊張,但同時又不願在百姓生計艱難時施加更多負擔。思索片刻後,他緩緩道:“周尚書所言甚是,朝廷財政確實需穩健,然吳尚書所言的軍費重要性亦不可忽視。既然如此,不妨合二者之議,待沈清言擬定具體方案,再行討論。”

眾臣聽聞,紛紛低頭稱是。光緒帝此舉既為平衡兩位重臣之爭,又示意朝中對沈清言的信任,逐漸奠定了她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就在這時,內監忽然稟報:“啟稟陛下,太后召見,現正於慈寧宮候陛下。”

光緒帝聞言,心知這是對昨日內閣之事的進一步試探。於是,他略作安排,隨即攜沈清言一同前往慈寧宮。

慈寧宮內,太后坐在主位,神色溫和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嚴。見光緒帝與沈清言走近,她微微點頭道:“陛下,內閣之事有了進展,聽聞諸位大臣有些不同意見,你們可是商量妥當了?”

光緒帝答道:“母后,內閣雖立,但其中確有一些細節需完善,朕正與臣子們逐步推行,切勿讓朝堂動盪。”

太后凝視片刻,笑道:“陛下用心良苦,為母自然清楚。只是內閣之事牽涉眾多,尤其戶部一向掌管重權,未必易於調和。你心中的內閣人選,還是需謹慎。”

光緒帝輕輕一笑,彷彿胸有成竹:“母后放心,朕定會審慎選才,以保內閣之安定。”

太后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沈清言,微微頷首道:“沈大人,這些日子你輔佐陛下,不辭辛勞。只是,我有一事相問,你可願如實回答?”

沈清言心中一緊,但面上不動聲色地答道:“請太后賜問,臣必據實以答。”

太后笑道:“我聽聞你曾在宮外頗有聲望,也曾有許多賢士雅士與之相識。既然現居朝堂,為何遲遲未見任何朋友來訪,莫非你身在朝堂,便疏離了舊友?”

沈清言略微一愣,隨即輕聲笑道:“回稟太后,臣從小深居簡出,雖有幾位書友,但皆未曾深交,且朝中事務繁忙,不便與外界多有往來。”

太后緩緩頷首,似乎對這個回答頗為滿意,她輕輕嘆了口氣:“女子入朝,實為少見。若你心存忠誠,陛下必會對你委以重任。”言罷,她揮手示意兩人退下。

出了慈寧宮,光緒帝沉默片刻,回身看向沈清言,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清言,太后這一番試探,是否意味著她已有所懷疑?”

沈清言略微思忖後,輕聲道:“陛下,太后自持深宮多年,心機之深遠超常人。此番試探不過是她的常規手段。臣以為,只需稍加謹慎,不露破綻,太后暫不會插手朝政。”

光緒帝微微頷首,若有所思道:“朕會盡量防範太后,給你安排的重任也需再加保密。你切不可掉以輕心。”

沈清言默默點頭,內心更加堅定了忠心輔佐的信念。兩人並肩而行,光緒帝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豪情:若真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負臣子的忠誠與百姓的期待,那他便再無遺憾。

兩人一路返回御書房,卻不料遇見禮部尚書周安來訪。周安雖面帶微笑,但神色卻有些凝重,待沈清言行禮退下後,才對光緒帝拱手說道:“陛下,臣今日前來,是因戶部急需補給。眼下軍隊各地調遣耗資巨大,臣以為應當從內庫撥出部分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光緒帝點頭表示理解,思忖道:“內庫雖然有所積蓄,但未必能夠長久支撐。周尚書,朕意欲開闢鹽商、糧商的稅收專案,以補朝廷開支,你以為如何?”

周安稍作遲疑,思索片刻後答道:“陛下所言甚是。若能順利徵收,定能補足部分開支,然應慎重推進,切不可操之過急。”

光緒帝微微頷首,話鋒一轉:“內閣之事初步成型,諸位大臣皆已表態,尚書不妨多協助,幫助沈清言推行此事。”

周安應聲稱是,

目錄
綜影視之美強慘的清冷輔助凡骨超級巫師系統,給老子穿越四合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