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風起雲湧(第1/1 頁)
幾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隨著沈清言的密切監控和朝廷一系列新政的推進,地方商賈漸漸有了依靠,支援朝廷的聲音也悄然加劇。然而,張宇心裡明白,表面的穩定並非長久之計,仍需加深對地方豪族的打擊力度。
某日,張宇正翻閱來自各地的情報,密探卻急報一封關於西南豪族的重要密信,字裡行間充滿了反叛的意味。
“皇上,西南豪族陸貞等人已暗中聯絡周邊勢力,妄圖在邊境地區糾集兵馬,意圖擴充地方武力,恐有不臣之心。”密探一臉凝重地稟報道。
張宇微微皺眉,雙手慢慢將信紙放下,沉思片刻後,他問道:“如此說來,陸貞等人竟膽敢覬覦朝廷權柄。既然如此,朕決不能讓他們得逞。”
徐宸恰好在側,輕聲問道:“皇上,若陸貞等人當真有反叛之意,恐怕僅憑商賈之力尚不足以應對。”
張宇點點頭,眼神堅毅道:“正因如此,朕打算派一位得力之人前去西南查探軍情,以穩固軍心,確保地方安定。”
徐宸眼睛一亮,恭敬道:“皇上心中已有合適人選?”
張宇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道:“沈清言深入地方,知曉商賈心態,又不畏豪族勢力,正是最佳人選。”
沈清言的決心
沈清言收到密旨後,沒有片刻猶豫,當夜便整理行囊,悄然啟程前往西南。這次行動不同以往,他不僅要觀察豪族動向,更需穩住邊防軍心,防止地方勢力勾結蠻夷,以免危及朝廷安危。
在數日輾轉後,沈清言終於到達邊疆,悄悄進入陸貞所在的城鎮。他化裝成一名普通商人,潛入當地酒樓與人閒聊。幾番交談下來,沈清言發覺陸貞已在城中結交了不少豪強,利用商稅政策的變化不斷挑起民眾對朝廷的不滿。
夜色漸深,沈清言悄然走入一條偏僻小巷,突然被幾個粗壯的漢子攔住,為首之人滿臉橫肉,低聲喝道:“哪來的外地人,敢私入此地打聽訊息,看來是活膩了。”
沈清言毫不慌張,微微一笑:“在下只是販賣藥材的小商人,怎會知道什麼訊息?若有冒犯,還請幾位大哥見諒。”
為首漢子冷哼一聲:“少裝蒜,誰不知道最近來的商人就是朝廷派來的探子,帶走!”
說話間幾人便欲動手,沈清言見狀不容怠慢,迅速後退幾步,抬手間暗器飛出,幾人慘叫倒地。趁此時機,沈清言飛速離開小巷,消失在夜幕之中。
朝中暗湧
沈清言的遭遇不過是豪族和朝廷對抗中的冰山一角。在京城之中,朝廷內部也開始出現了分歧,一些依附豪族的官員暗中阻撓新政,試圖削弱張宇的權威。
一日早朝,戶部尚書李貴突然發難,對張宇提出商稅政策過於嚴苛,導致民怨沸騰,應當暫緩實施,緩解地方負擔。
“皇上,南方豪族與商賈依舊敵視,若朝廷一意孤行,恐會激起地方不滿,反而更難以控制局勢。”李貴語氣冷峻。
張宇沉思片刻,面色沉穩地反駁:“李尚書,南方的豪族在過去數十年裡坐擁地方資源,從未曾向朝廷繳納半分賦稅,反而盤剝百姓,置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若不改變現狀,朝廷又如何行使其應有之職?”
李貴面色微微一變,正欲再辯,戶部侍郎錢謙忽然起身支援張宇:“皇上之言極是。朝廷若無商稅,國庫空虛,難以支撐國防與民生。微臣認為,地方的不滿不過是暫時現象,待政策落實,百姓安居樂業,自然不會再有怨言。”
張宇點頭稱許,隨即下令道:“李尚書所言,朕會考慮,但眼下改革勢在必行,國庫需要充盈,百姓需得安居。若因此得罪豪族,朕也在所不惜。”
李貴神色陰沉,勉強應允,卻在心中暗暗生出一絲敵意。他知道,這場與張宇的較量已經不可避免。
張宇的決心
張宇望著朝堂上下,心中已然明瞭,既然豪族與朝中依附之人已心生不滿,那便是朝廷改革的時機。他回到御書房後,召來幾位信賴的大臣,佈置新的改革措施,決心要打破豪族的壟斷,將大清的財富掌控在朝廷之手。
當夜,張宇獨自一人站在窗前,看著深邃夜空,心中自語:“改革之路雖險峻,但朕已無退路。天下百姓安危繫於此,若因豪族阻撓而拖延不前,便是對國之不忠。”
他輕輕揮手,將燭火調至最亮。深知前路險惡,但他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