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 第106章 風波初起

第106章 風波初起(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自從西南的稅收改革令下達以來,朝廷的內外風聲驟緊,尤其是各地豪族間,已有不小的騷動。西南一帶商賈林立,各種勢力盤踞多年,任何風吹草動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張宇的心腹侍衛長顧長安已暗中前往西南收集情報,而新入朝的年輕才俊徐宸則開始著手協助戶部侍郎錢謙處理改革事宜。

與此同時,沈清言也忙碌於政務。雖然表面上朝廷一切如常,實際上各派系暗中皆有動作。沈清言觀察到,幾位老臣似乎在對新政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猶豫,這讓他心中警惕。為了能更有效推動改革,他決定主動出擊,向張宇提出進一步加強財政改革的意見。

深夜,御書房依舊燈火通明。張宇埋首於書案前,思索如何平衡朝廷與地方勢力,以穩步推行改革。沈清言恭敬地站在一旁,適時開口:

“皇上,臣以為,此次改革若要徹底推行,須明確三點。一是官員清廉,二是稅收公平,三是國庫充實。只有這三點一體,方能讓各方勢力無從反對。”

張宇聽後點頭表示贊同,問道:“那你以為該如何推行?”

沈清言低聲建議道:“臣認為應當密切關注各地豪族的反應,同時在戶部安排得力之人,以便隨時調整稅收政策,因地制宜。其次,臣已讓顧長安秘密調查西南豪族動向,若能掌握其背後隱情,或可找到對策。”

張宇沉吟片刻,心中明白沈清言的深意,遂點頭道:“好,沈卿之言極有道理。此事由你全權監督,但務必小心行事,務必確保改革之事順利推行。”

西南暗流

顧長安一路輾轉,隱匿行蹤來到了西南。他化名商賈,與當地商戶接觸,以便暗中調查豪族對新政的反應。幾日下來,顧長安察覺到了一些不尋常之處。當地一位叫陸貞的商賈多次組織商戶集會,聲稱新政加重商稅,會妨礙商賈生計,試圖藉此拉攏眾人反對朝廷。

“看來,陸貞已與那些豪族勾結在一起,借商賈之名來對抗新政。”顧長安心中暗道。隨即,他決定前往調查陸貞的真實意圖。

當晚,顧長安假意參加了一場商賈聚會。在眾人推杯換盞間,他察覺到陸貞和一位自稱“黃三爺”的商賈竊竊私語,言語中明顯透露出對朝廷新政的極大不滿。

“這稅收一來,我等商人哪還有生計?不過是朝廷剝削罷了!”陸貞冷冷說道,引得周圍人紛紛附和。

黃三爺輕聲勸阻:“陸兄,慎言。朝廷密探眾多,切莫因一時之怒誤了大事。”

顧長安在一旁冷眼旁觀,暗自留意著兩人間的微妙關係。他意識到陸貞的背後定有更深的勢力,不僅是豪族,甚至可能有朝廷的權貴牽連其中。

國庫充實之道

顧長安把西南的情況密報給沈清言。此時,沈清言正在謀劃加速國庫充盈的計劃,試圖透過一些長遠的經濟手段,解決國庫入不敷出的難題。徐宸也建議道:

“沈大人,不如暫時降低西南的稅收負擔,以試探豪族的態度,若能讓他們逐步適應新的稅收制度,或可解決眼前的困境。”

沈清言點頭表示贊同,並回復張宇的通道:“臣以為,西南的稅收改革不宜急於求成,可稍緩其進,先安撫豪族,待時機成熟,再行全面施行。”

張宇收到沈清言的建議後,略作思忖,最終下旨同意暫緩西南的稅收改革,派出密探繼續調查豪族與商賈的聯絡,防止有更大的叛亂髮生。

徐宸的計劃

與此同時,徐宸提出了進一步推動商業發展的計劃,認為可以在朝廷開設一些類似集市的場所,鼓勵外商來京交易,以此增加國庫收入。他的提議得到了張宇的肯定,於是戶部迅速展開行動,設立“京城商賈集市”,吸引各地富商匯聚京城。短時間內,京城集市的商賈往來日益頻繁,國庫收入逐漸增加,初步緩解了財政緊張的局面。

張宇對於這項計劃的效果非常滿意,特意召見徐宸,讚許道:“徐卿之計果然見效,朕甚是欣慰。若國庫得以充實,朕必嘉獎。”

徐宸恭敬地回道:“臣不過是為皇上盡些微薄之力,皇上能以民為本,商稅之計自然順遂。”

張宇聽後深感欣慰,對徐宸的信任進一步加深。

暗中的對話

在西南,顧長安的調查有了突破。他暗中發現黃三爺與一位朝廷官員的來往信件,其中透露出豪族正打算聯合數地勢力,企圖發動暴動以反抗新政。這一發現讓顧長安大為震驚,他立刻將情況上報至京城,建議立即採取措施,阻止叛亂。

沈清言看完密報,意識

目錄
超級藥材大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