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 第46章 東亞聯盟的科技革命

第46章 東亞聯盟的科技革命(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張宇在穩定了東亞聯盟內部的結構和關係之後,將目光投向了科技領域。他深知,想要真正實現東亞的強盛,科技才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而在列強的封鎖下,東亞需要一個完整的、獨立自主的科技體系,以此打破西方的壟斷。為此,他決定啟動“科技振興計劃”。

科技振興計劃的提出

在一次聯盟內部的會議上,張宇提出了自己的科技發展藍圖。他提到,工業革命帶來了機械的革新,但東亞各國仍處於落後階段。如果想要趕超西方,必須從各個科技領域入手,包括軍事技術、醫療衛生、農業改良、工業生產和教育改革等。

“科技是國之根本,是興盛的基石。我們不僅要建立自己的技術體系,還要在某些方面實現超越。唯有如此,東亞聯盟才能在國際上屹立不倒。”張宇的話語堅定,贏得了在場成員國代表的共鳴。尤其是伊藤一郎和韓國的代表們,紛紛表示願意在科研上提供全面的支援。

清朝的科技重鎮

作為聯盟的主導國,清朝率先設立了幾個科技重鎮,選址在天津、上海和漢口等城市,建設科研實驗室、工廠和教育機構。這些科技重鎮透過不斷地招聘科學家、工程師、工匠和學徒,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技生態系統。

張宇在科技重鎮親自視察,鼓勵年輕的科研人員探索新知,並給予他們充分的資源支援。科研人員紛紛受到鼓舞,投入到研發工作中去。軍事領域是重點研究方向之一,護衛隊計程車兵們也開始使用改良過的武器裝備,擁有了與列強對抗的實力。

科研人才的國際招聘

為加速科技振興,張宇鼓勵從各國吸引優秀人才,不論國籍,只要願意為東亞聯盟貢獻智慧,都可以得到豐厚的報酬和保障。很快,來自德、英、俄等國的部分學者在列強的打壓下,選擇前往東亞尋求發展的機會,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理念和知識體系。

這些外國科學家與東亞聯盟本地的科研人員共同研究,融合了西方的技術優勢和東亞的資源優勢。在新型材料研究、蒸汽機改良、武器設計等領域,東亞聯盟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為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軍工科技的突破

在軍工科技方面,張宇特別重視海軍和火器的研發。他成立了一個軍工研究團隊,專門負責改進護衛隊的裝備和訓練方法。這個團隊在設計和改良大炮、步槍以及火藥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使護衛隊的武器效能大大提升。

軍艦的改造工作也在同時進行。聯盟決定建造東亞自己的艦隊,配備重灌火炮和新型蒸汽機,以便能夠在東亞海域保護聯盟的利益。護衛隊的海軍部隊逐步配備這些新艦船,實力迅速增強。張宇親自登上護衛隊的最新戰艦,激勵士兵們繼續努力,為聯盟的未來而戰。

科技教育的推廣

張宇深知,科技的普及不僅依賴於精英人才,更需要對全民進行教育。他鼓勵聯盟成員國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推動基礎教育普及,建立起了多所科技學校,並撥款資助貧困學生接受教育,力求不讓任何人才被埋沒。

在學校中,不僅教授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還增加了工程、機械等應用技術課程,培養出大批技術人才。張宇相信,未來的東亞聯盟將由這一批批受過科技教育的年輕人支撐,他們將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中堅力量。

列強的震動與反擊

東亞聯盟的科技進步逐漸引起了西方列強的注意。他們發現,東亞聯盟不僅在軍事實力上崛起,更在科技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這一情況令列強感到不安,他們開始加強對東亞聯盟的技術封鎖,並透過經濟制裁打壓東亞的科技產業。

然而,張宇早已預見到列強的反應,他採取了多方面的應對措施,確保科技發展的自主性。張宇還加強了聯盟內部的資源共享,尤其是對科技成果的交流,以便迅速普及新技術,讓每一個成員國都能從中受益。

科技振興計劃的成效

幾年後,東亞聯盟的工業產量大幅提升,各個成員國逐漸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和工業化。機械廠、紡織廠和鋼鐵廠拔地而起,為聯盟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軍事裝備的改進使得護衛隊在面對列強時擁有了更強的抵抗能力。新型農具的推廣也大幅提高了糧食產量,改善了民生。

在軍事上,護衛隊的新式軍艦、火炮和步槍逐漸替代了舊式裝備,使得東亞聯盟的海軍和陸軍都煥然一新。士兵們的訓練也更加科學和現代化,真正具備了抵抗列強的實力。

東亞聯盟的嶄新未來

目錄
超級藥材大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