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危機應對(第3/4 頁)
姿勢,遮住臉,用胳膊儘量完全遮住脖子。因為狼在攻擊獵物時會咬住脖子或喉嚨。雖然這樣的姿勢可能會被咬,但活下來的機率要大得多。一旦有了喘息的機會,就要試著重新站起來,採取應對攻擊的辦法來應對,如舉起手臂、站直身體、大聲喊叫、扔東西等。
(五)反擊方法
如果狼沒有後退,而你也沒有機會逃跑,只能用手中的任何東西來攻擊它。尤其是狼的臉部和鼻子,這些部位是高度敏感的,一個適當的打擊可以使它眩暈。要讓狼知道攻擊你是不值得的,例如用手中的物品攻擊狼的臉部和鼻子,或者用拳頭塞進狼的喉嚨裡(雖然做到這一點比較困難)。總之,要想盡一切辦法讓狼認為攻擊你是不划算的,從而有可能使其後退。
五、防狼的其他措施
(一)牧民防狼秘術
藏族牧民的烏爾朵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使用可追溯到聶赤贊普時代,也就是 2000 多年前。烏爾朵是藏民用來放牧的工具,功能相當於甩石器,用毛線編織而成,長約一米半,中腰部位成小兜。其用法是將烏爾朵以小兜為中心對摺,再將有小環的一端套在中指上,末端捏在手中,接著在小兜中裝上石子,最後揮舞烏爾朵,待慣性加大後,趁勢鬆開末端,把石子投向目標,以驅趕羊群或打向獵物。烏爾朵既可防止狼的侵害,又可當放牧的鞭子來使用。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烏爾朵還充當過武器,比如英國侵略西藏時,“烏爾朵” 功不可沒,藏區至今流傳著用 “烏爾朵” 趕走英國侵略者的歌謠。
蒙古族牧民的布魯在蒙古語之意為投擲,是蒙古族狩獵和放牧的工具。早期的布魯大都是榆木製作的,後出現頭部帶有金屬的布魯。蒙古人狩獵時將布魯插於腰帶上,用於近距離獵獲野獸,布魯可打低空飛鳥,可擊地上走獸,縱馬賓士間偶遇狼和其他野獸時,拔出布魯,用力摔出揮擊野獸頭部,擊碎動物頭骨,幾可斃命。
(二)野外防狼裝備
在野外防狼,最好的辦法之一是攜帶防狼噴霧、哨聲器、手電筒等防衛工具。防狼噴霧的原料是辣椒素,能讓狼 “失去行動能力”。當遇到狼時,可向狼的眼睛、鼻子等部位噴射,讓狼產生劇烈的灼熱感,睜不開眼,呼吸困難,為自己贏得逃跑時間。但要注意使用空間和風向,避免在密閉空間使用,以免反嗆到自己。
哨聲器能發出高音,狼是一種擅長聽覺識別的動物,會對高音產生強烈的反應,喧鬧和吵鬧的聲音通常會讓狼感到不安,甚至會逃離該區域。手電筒在夜晚可以照亮周圍環境,讓自己看清狼的位置和行動,同時強光也能對狼的眼睛產生視覺抑制作用,為自己爭取逃跑與呼救的時間。
此外,在野外要避免單獨行動,狼群通常不會攻擊人類,但獨自行動可能會誤入狼的領地,被認為是威脅。同時也要避免進入狼的領地,狼有自己的領地觀念,進入其領地可能會挑起攻擊。如果見到狼,不要試圖接近或拍照,儘量與其保持足夠的距離,觀察其行動。總之,野外防狼的最佳方法是儘可能地避免與狼接觸,瞭解它們的習性,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並做好預防措施。
野狼攻擊事件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但一旦發生,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從前面所闡述的內容可以看出,野狼攻擊人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環境因素、人為因素以及復仇因素等。同時,野狼在攻擊時也展現出了獨特的特點,如攻擊方式的兇猛、捕食技巧的高超以及強大的耐力。
瞭解野狼攻擊的原因和特點,對於我們有效地應對野狼攻擊至關重要。在面對野狼攻擊時,我們可以採取一系列的應對方法和防範措施。例如,避免引發攻擊,在野外遇到野狼時避免眼神接觸、不露出牙齒、微微彎腰並慢慢後退;應對攻擊時,舉起手臂、站直身體、大聲喊叫並扔東西;選擇後退策略時,向人群方向移動或向著火堆後退,若被包圍可選擇爬樹躲避;被攻擊時蜷縮成胎兒姿勢保護要害部位,有機會時重新站起來反擊;在無法逃跑時,用手中物品攻擊狼的敏感部位等。此外,牧民們也有自己的防狼秘術,如藏族牧民的烏爾朵和蒙古族牧民的布魯,都在防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野外,攜帶防狼噴霧、哨聲器、手電筒等防衛工具也是很好的防範措施。
總之,瞭解野狼攻擊的原因和特點,掌握應對方法和防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們應該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同時也要做好自我保護,在與野狼等野生動物的接觸中保持警惕,確保自身安全。在未來,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野生動物的研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