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騙了康熙 > 第381章 玉撫臺

第381章 玉撫臺(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全族被貶,北荒糧滿倉昏君啃樹皮明末之我若為王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黴偵探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學名張好古關於鼬不僅是弟控還是兄控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斬神:炎帝蕭炎代理人,開局焚訣穿越奧特世界的我被迫當反派美恐:我邪惡主教,開局馴服魔女我來四合院帶著黑診所大晉霸主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家父呂奉先逍遙悍匪:開局一箱手榴彈綜穿海西之保命日常

兵部規定,大軍出動之時,每日頂多只能走一程。

這個一程,指的是,上一地和下一地之間的距離。

換算下來,大約就是每天三十多里,頂多四十里地的樣子。

朝廷的軍法森嚴,規定了每天只能走一程。中途,只要聯絡不上柱了,下一程的官員,就必須派出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示警。

這個時代,由於官道異常曲折的緣故,從京城到長沙府,大約三千五百多里地。

也就是說,帶著兵馬行軍的柱,最快也要走三個月,才能抵達長沙府城。

沒辦法,剛剛過了正月十五不久,大運河依舊處於封凍狀態,既無法運兵,亦無法運糧,只能靠車馬和雙腿行軍了。

出了直隸之後,柱就不再坐八抬大轎,而改為乘坐馬車。

按制,三品以上的京官出京,才有資格乘坐八抬大轎。

柱以從二品內閣學士的本官,出任偏沅巡撫,妥妥的紅頂子二品大員,理所當然的應坐八抬大轎。

因軍情緊急,沿途的迎來送往,柱大多婉言謝絕了。

只是,按照對等接待的官場潛規則,柱這個巡撫,親自帶兵過境,各省的巡撫都要出城相迎,並設宴款待他。

否則,便是嚴重失禮的行徑,為整個官場所不恥。

至於,各地的總督,因主要制軍的緣故。如果重視柱,總督可以親自出面款待他。當然了,如果看不起柱,也完全故意裝傻的不接待他。

巡撫,一般被尊稱為,撫臺、撫院或撫軍。

因柱的加銜之中,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名目,亦可被稱為中丞,取古之御史中丞之美名也!

康熙朝的巡撫,一般情況下,漢臣幾乎不加提督軍務銜。一般的滿臣,也只加節制總鎮的許可權。

總鎮,即總兵也。

眾所周知,大清在各省的綠營最高長官為提督,而不是總兵。

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各省的總兵,要受巡撫和綠營提督的雙重管轄,這就很容易互相扯皮了。

直到雍正登基後,巡撫的兼銜才有了標準的規範。

柱是老皇帝信得過的旗下大貴族,所以,他的兼銜,可謂是全套的豪華升級版,讓人異常之眼紅。

更可怕的是,柱拿著康熙親授的遏必隆刀。

大清朝,並無尚方寶劍的概念。

各省的巡撫,也都是利用王命旗牌來殺人。

但是,王命旗牌的缺點是,緊急情況下,只能殺中下級的文官和軍官。

而柱手裡的遏必隆刀,就可以直接砍下一鎮之總兵的腦袋了!

柱帶兵南下的途中,直隸總督因為身份特殊的緣故,並沒有接待柱。

經過開封府的時候,河南巡撫倒是很熱情的款待了柱。

到了武昌府的時候,湖廣巡撫劉殿衡很敷衍的請柱吃了頓便飯,竟再沒露過面。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湖廣總督鄂海,卻十分熱情的接待了柱。

鄂海,姓溫都氏,鑲白旗滿洲,原為陝西巡撫,因籌備糧餉之功,被康熙擢為湖廣總督。

按照大清的規矩,總督主要管軍,巡撫主要撫民。

湖廣總督,正好也可以節制柱轄區內的所有綠營兵馬。

原本,柱還有些擔心,鄂海會在暗中掣肘。

只是,見面之後,鄂海卻說:“偏沅軍務,均由吾弟轄之,愚兄不為遙制也。”

柱那可是地道的明白人,聞絃歌而知雅意。

鄂海的意思,翻譯成大白話,也就是,貴省的軍務,由你巡撫全權負責。打勝了,都是你的功勞。

若是打輸了,也別攀扯我鄂某人。

只是,這種場面話,對於柱這種老油條來說,也就是姑妄聽之罷了。

因為,鄂海的老底子,柱一清二楚。

柱擔任步軍統領這麼久的時間,絕不是吃乾飯的。

溫都·鄂海,老八的門下也。

官場上的詭譎之處,就在於,表面上對你很親熱的官僚,很可能是隱藏在暗處,隨時準備對你捅刀子的敵人。

與此相反,表面上,不怎麼搭理柱的湖廣巡撫劉殿衡,卻是老七的門下。

老七和柱的關係,雖然不像老五那麼的親密。

但是,柱的心裡也有一杆秤,真到了關鍵時刻,劉殿衡才是可以幫忙的強大助力。

話又說回來了,正因為打算暗中相助,劉殿衡才故意公開疏遠了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