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朕疼你(第2/3 頁)
道說,讓曹顒等到馬氏超過了三十歲,出宮之時,再成婚麼?
萬一,喜歡亂點鴛鴦譜的康熙,把馬氏指給了某個王公宗室為妾,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白等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柱拿捏死了一個要害:錯過一時,就很可能錯過了一世。
敲竹槓嘛,原本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不想出血,就甭想柱點頭答應幫忙。
而且,這個事兒,還非得柱點頭不可了!
畢竟都是有身份的人,李氏又是嫡母,不方便當眾討價還價。
於是,頔二奶奶就充當了居中穿針引線的角色,她拉著曹春,私下裡反覆的商議了好幾次。
最終,李氏忍著巨大的怨氣,答應出二十萬兩的大血,柱這才勉強答應幫忙。
不過,身為老油條的柱,即使在曹春拿了二十萬銀票之後,依舊沒有把話說死。
“只要八爺不從中做梗,事情便容易辦。”
柱的說法,完全符合官場辦事的邏輯和原則。
在官場上,哪怕是柱點頭即可辦妥的事情,他也必須裝出很為難的樣子。
柱張張嘴,就把事兒給辦妥了,出了這麼大一筆銀子的曹家,難免會恨死了柱。
這又是何苦呢?
所以,柱反覆的強調困難,反覆的拿老八出來說事兒。
柱也說得很在理,曹寅也知道,老八很可能要兼管內務府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凌晨,柱去內務府輪值的時候,老八來上任了。
管部的皇子阿哥,還是一位羽翼豐滿的貝勒爺,等於是內務府的太上總管駕到。
內務府的大小官員們,在柱的帶領下,各按官品班次,排列於內務府的兩旁,呈雁形散開。
老八剛一露面,柱便率領眾官,一起下拜行禮。
“內務府總管,卑職柱,拜見貝勒爺。”
柱是鑲黃旗下的正經滿洲貴族,既不是內務府的包衣,也不是老八旗下的奴才,他只是長揖到地即可。
老八神色異常複雜的盯著柱,看了大約幾十個呼吸的工夫,他這才擺了擺手,溫和的說:“諸位同僚,都起喀吧。”
柱率先報名行的禮,老八卻叫大家都起身,這明擺著是,無視了柱。
也是,柱和八爺黨之間仇恨,已是深得不可化解了!
從老八本人開始,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誰沒吃過柱的明虧暗虧?
一廢太子之後,群臣上了康熙的惡當,居然天真的公推老八當太子。
那一次,把局面徹底攪渾的,不是柱,又是何人?
其中的積怨太深了,即使溫潤如真君子的老八,也只能當眾明示,他已經徹底放棄了拉攏柱!
只是,老八這麼一做,柱在內務府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總管之上的太上總管,公開表達了,對柱的不滿,內務府裡的這幫人精子們,會怎麼看柱?
必須承認,老八用的招,並不新鮮,卻十分的管用和刁毒。
畢竟,老八的背後,站著龐大的八爺黨。
除了柱之外,誰敢公開得罪八爺黨?
難道,不要命了麼?
不過,受了冷落的柱,不僅不害怕,反而覺得,老八太過於情緒化了。
等老八進府登座之後,他冷落柱的態度,就越發的明顯了。
老八直接越過了柱,首先詢問內務府廣儲司的郎中,司裡的存銀還有多少?
然後,老八問遍了郎中們,卻始終沒有搭理柱。
柱像個沒事人一般,站得筆直,猶如孤崖之上,那棵挺拔俊秀的青松!
時近正午,康熙派人把柱叫去侍膳。
柱拿著銀快子和碟子,夾的菜,有一大半都是康熙不怎麼愛吃的。
給皇帝夾菜,其實是門高深的大學問。
皇帝喜歡吃啥,柱若是都夾對了,等老皇帝明白過味兒來,他就該徹底的失寵了。
只要是柱夾的菜,康熙都默默的吃了,完全沒有挑食。
膳罷,柱陪康熙飯後百步走的時候,康熙忽然停下腳步,轉身盯在柱的臉上,臉色陰晴不定的說:“朕若現在就賞你‘遏必隆刀’,只怕是不妥的,待你將來領兵出征西北之時,嗯。”
“皇上,微臣未立寸功,何至於賞此御用寶刀?”
柱趕緊跪下推辭了。
見柱沒敢要,康熙反而堅定的說:“君無戲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