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勤王(第2/3 頁)
照空心槍陣的模式,合衣而臥。
萬一,有了敵襲,戰士們直接起身,抓槍就可以參加戰了。
返回的路上,柱每隔一個時辰,就要派出一名信使,騎馬去給暢春園送信,及時向康熙稟報他所在的方位。
這個動,至關重要。
究竟是護駕,還是謀反,就看這個動了!
半夜時分,派出去控制官道的警戒哨,攔截了一名從暢春園派出來的六百里加急信使。
柱聞言後,不由精神一振,總算是有暢春園那邊的訊息了。
非常時期,柱直接就問那信使:“暢春園那邊,情況怎樣?”
那信使礙於森嚴的軍規,不敢洩露真實的訊息。
柱也沒工夫去和信使耗時間,直接命人搶了信使背上的黃色諭旨筒匣。
拆開筒匣後,柱看了裡邊的諭旨,不由長鬆了口氣。
巧的很,柱私拆的諭旨,正是發給他本人的。
嗯哼,運氣很不錯嘛!
不然的話,將來和康熙解釋的時候,柱又要多費一些心思和口舌了。
柱手拿著諭旨,冷冷的對信使說:“管住你的嘴,才有可能活命,懂麼?”
信使原本已經絕望了。因為,只要六百里加急的諭旨,中途被私拆了,他肯定要掉腦袋。
現在,信使的運氣很不錯,居然保住了腦袋。
信使趕緊小雞啄米似的,頻頻點頭說:“大人,您就放心吧。只要訊息洩露了出去,小人的腦袋,肯定先搬家了。”
柱點點頭,命人帶了信使下去休息。
說句心裡話,柱原本是想拆了筒匣之後,當即殺人滅口的。
以柱的冷靜和理智,怎麼可能留下私拆諭旨的大把柄呢?
嘿,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只是,陰差陽錯的,信使的運氣忒好了,他竟然就是給柱送信的。
康熙在諭旨裡,啥都沒說,就是命柱快速回軍暢春園。
由擅自行動,變成名正言順的勤王之後,柱反而不急了。
暢春園的附近,駐軍頗多,既有內務府包衣三旗二營,又有火器營,京郊還有豐臺大營的八旗精銳。
而且,以柱對康熙的瞭解,老五和老七他們,肯定已經接了帶兵去暢春園勤王的旨意。
別的不說了,單單是親征噶爾丹,康熙就搞了三次。
客觀的說,康熙待在暢春園裡不動,調兵勤王,其實非常正確。
阿進泰帶領的全是騎兵。若是康熙下令回京,龐大的隊伍上路,等於是白送給了騎兵偷襲的好機會。
暢春園的宮牆,雖然不如紫禁城那麼的高大宏偉。但是,只要有火器營在內駐守,怎麼著都可以守個幾天吧?
既然名正言順了,柱就派馬青方帶著諭旨,叫城上的守軍,用繩筐把他縋上城牆,順利的進了城。
沒辦法,順義的守將膽子小,根本不敢開城門,放大軍進城。
天亮開了城門之後,柱逼著順義的守將,將全城商家的大車和板車全都徵用一空。
這麼一來,再次啟程之後,柱的人,全都坐在了馬車或是騾車上。
柱的人全是步槍兵,只要坐車趕路,既儲存了體力,又隨時隨地可以參加戰鬥。
只是,走到半道上,碰見了大批的潰敗騎兵。
柱攔住了他們,仔細一問,敗下來的潰兵們,竟然都是老七的勤王兵馬。
幾乎在一瞬間,柱秒懂了,阿進泰竟然玩的是皇太極最擅長的戰術:圍點打援!
柱的手頭,正好欠缺了騎兵。於是,被攔截下來的這三百多名騎兵,全部被他收編了。
有幾個旗下大爺,仗著滿洲老姓的勢,罵罵咧咧的不肯就範。
柱本就是心狠手毒之輩,絲毫也沒和不聽話的那些人客氣,直接把手一揮,已經上了刺刀的戰士們,一擁而上,將他們挨個捅死,並剁了腦袋。
地上擺著幾顆血淋淋的腦袋,柱冷冷的說:“臨陣脫逃者,斬!”
話不多,卻震懾住了老七手下的敗軍!
亂世用重典!
非常時期,口水說幹了的講道理,遠不如直接上刺刀,砍腦袋,更有威懾力!
柱裹脅了潰敗的騎兵們,迫使他們跟著一起去暢春園。
只要敢發牢騷的,也不可能有什麼說服教育了,直接捅死了再說。
已經安逸享樂慣了的京營八旗兵,一個個嘴皮賊熘,根本就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