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騙了康熙 > 第248章 擴編

第248章 擴編(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斬赤紅之瞳:我有寫輪眼四合院:我在夢裡為所欲為立淵傳騎砍:從破落農莊開始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紅樓:我能創造一個新賈府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唐小醫師脫了官衣,你跟我一個山賊講道理?戰場殺神從馬前卒開始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我家有個電飯鍋一人:融合爛命華,哪都通之癲!海賊:開局獲得黑龍王果實爆兵百萬佔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

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讓俘虜們跑圈,從中找出了常乃超的做法,給了柱很大的啟發。

超過二十歲的旗人,很可能沾染了不少旗下大爺們的惡習,要之何用?

當然了,柱不能說出口的小心思是:年紀越大的旗人,越不聽話,也越不好忽悠。

年紀越小,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洗腦,並且血性尚存,帶去東北和毛熊的僱傭兵拼命,正好合適!

按照柱的吩咐,以呂武為首的軍官種子們,專門挑選家貧且無硬靠山的漢軍旗人入伍。

為了妝點八旗勁旅的門面,柱親自出馬,招了幾名滿洲小貴族之家的閒散子弟。

這個怎麼說呢,就和曾國藩故意重用滿洲旗人塔齊布,其實是一樣的邏輯。

當時,湖南綠營副將清德,非常嫉妒塔齊布,多次攛掇提督鮑起豹對塔齊布加以侮辱。

曾國藩看到了破綻和機遇,就上表彈劾了清德,並大力的舉薦了塔齊布。

“塔齊布可堪大用,若戰不利,臣甘與他同罪。”

這是曾剃頭奏章裡的原文。

說白了,曾國藩就是想透過重用旗人塔齊布,讓清廷對他放心罷了。

如今的柱,學了曾文正的故技,也是故姿態,想讓康熙對他放心爾。

武衛營的新兵,每月的糧餉標準為3兩銀子及3斛米,吃住不要錢,軍服由柱撥款制。

那麼,這三兩銀子和3斛米,就屬於是純收入了。

這是個啥概念呢?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一切都開始制度化,包括當八旗兵,也要參加“挑缺”考試。

考試內容,主要是射箭和舉石鎖。如果考上了,那麼就可以當旗兵吃皇糧了,也就是常說的鐵桿莊稼。

康熙朝,待遇最好的前鋒營裡,一名旗丁每月的月俸四兩白銀。除此之外,每年還有46斛米。

至於,待遇最差的兵營裡,旗丁每月也有1.5兩白銀的俸祿,和每年22斛米。

漢軍旗下的窮戶,一家五口人,每月省吃儉用的話,也就只需要二兩銀子罷了。

但是,漢軍旗下的人家,有資格拿上鐵桿莊稼的兒子,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而已。

客觀的說,現代人對於所謂的旗人皆拿鐵桿莊稼,有著明顯的誤解。

八旗制度下,挑缺當兵落敗的旗人,只能為預備役,也就是“餘丁”。而“餘丁”是沒有收入的。

也就是說,除了當兵的那個旗下子弟之外,其餘的閒散子弟,日子就很困難了。

柱找康熙爭取來的優厚待遇,對漢軍旗下的窮苦餘丁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但是,那些習慣了提籠架鳥、混吃等死的滿洲旗下大爺們,就完全看不上眼了。

這麼點糧餉,還不夠他們逛一趟青樓的開銷。

因為時間異常之緊迫,三天內,招滿了兵員之後,柱就把手下的軍官種子,分配了下去。

按照一比四的比例,以老帶新的進行訓練。

也就是說,每個軍官種子,除了原來的四個正目之外,一律以副目(副班長)的名義,負責訓練四名新兵蛋子。

柱治軍,奉行的是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原則。

當著所有老部下的面,柱有言在先,訓練速度快,水平高的副目,可以直接任命為正目,甚至是哨官(排長)。

康熙只給了三百人的編制,這就是一個營了,柱這個管帶,相當於營長。

如果不出意外,呂武這個原來的哨官,將出任幫帶(副營長)。

只是,原來的四名正目(班長),就比較麻煩了。

若是按照三隊一營的編制標準,必然要拿下一個老正目。

問題是,無論拿掉了誰,都會讓人心理不舒服的。

權勢這玩意,一旦沾上了,人人有癮。

所以,柱乾脆照抄了北洋的軍制,一營分四隊(連),正好是四名隊官(連長),安排了四個得力的老部下。

三百人的隊伍,分為四隊,每隊七十人。剩下的二十人,為柱的親兵哨。

新兵蛋子們訓練的時候,由拜興充任軍法官。他的手裡提著軍棍,帶著幾個手下,負責執行軍法。

說起拜興這傢伙,柱就有些失望了。

拜興這小子簡直是個榆木疙瘩腦袋,死抱著騎射為大的觀念不放,不肯學習線列步兵的新戰法。

反正,柱現在已經算是個小軍頭,指揮戰的軍官也不缺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宵天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