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騙了康熙 > 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

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從司農官開始變強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紫鸞記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假如李蓮花可能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

怕是一省巡撫問案,只要是弊的秀才沒有被革去功名,也不可能對他採取任何的體罰措施。

這個,才是讀書考功名,真正的厲害之處。

商人們再有錢,見了官,也必須跪下答話,還可以被老爺們肆無忌憚的責打。

弊的考生,不過是個小插曲罷了,柱連提審都懶得去做。

見柱處理的紋絲不亂,合理合規,一直靜觀其變的張廷,也不由暗暗佩服不已。

考試的第二天,也就出現了一個弊的小插曲罷了。

要知道,哪一年的廣東鄉試,不抓幾個弊的秀才,才真的是稀罕事情呢。

接下來的考試,倒也算是平靜,再沒有抓到弊的秀才了。

一連考了三場,共九天,總共抓了五名弊的秀才。

柱還是老辦法,一律不摻合其中,全都交給範時崇去處置了。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的觀察,張廷也已經看明白了,柱這種高高掛起的做法,看似膽怯無能,實際上高明之極。

因為啥呢?

只要是考場上出了弊案,柱都是第一責任人。

現在,柱心裡無鬼,完全不插手弊案之中。就算是其中有何隱情,也和他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開始閱卷的時候,柱、張廷和範時崇,都待在一間屋子裡。

按照慣例,柱錄中單數的考生,張廷錄中雙數的考生。

只是,本朝的鄉試,只重解元。至於,二至十名的所謂亞元,不過是坊間的尊稱罷了,根本就沒啥價值。

也就是說,只要是中了舉人,哪怕是最後一名,含金量和解元其實沒有任何差別。

柱和張廷,開始閱卷之後,範時崇就很無聊了。

透過這幾天的相處,範時崇覺得,他以前還是看低了柱。

按照範巡撫的原本想法,以柱的這個歲數,不應該正是血氣方剛,容易衝動行事的時候麼?

然後,貢院裡連續出現了幾次弊案後,柱沉穩老辣的處置方法,重新整理了範時崇對他的固有看法。

柱閱卷的時候,心裡自有一杆秤。

加試的策問題,不管考生們做得多好,也不可能取中前茅。

鄉試的錄取總名額,無定數,一向是根據參加考試的秀才人數來定總員額的,比例是三十取一。

本次鄉試,參加考試的秀才人數,突破了五千大關,最後一名舉人也就是第一百六十七名。

這是正取的舉人,除此之外,還要錄取副榜貢生。

所謂副榜貢生,也就是說,列入此榜的秀才,可以入國子監讀書。等他們從國子監肄業之後,經過考試合格了,就有資格出任縣教諭等八九品的芝麻小官。

副貢的前途,肯定和正經的舉人,是沒辦法比的。

到了晚清的時候,連進士出身的老虎班,都要候缺很久了,何況是所謂的副貢呢?

鄉試不是會試。鄉試的主考官,對於解元的人選,具有絕對的決定權。

副主考張廷和監臨官範時崇,也可以對解元的人選,發表他們的看法。但是,採納與否,就全看柱自己的態度了。

柱看完了最後一份策問之後,不由暗暗嘆息不已,可惜了,偌大個廣東,竟無一人熟悉與西洋的貿易。

所有的策問卷,都是文不對題的瞎胡扯。

柱一邊揉動著眼眶和太陽穴,一邊暗暗反省不已。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如今,重農輕商才王道。

就算是沿海地區的廣東省內,秀才們也是異常之輕商,以沾惹洋務貿易為恥。

真正知道西洋貿易實情的那些人,反而是賤商之中的廣州十三行了。

柱的心裡涼了一大截,門生之中,無人精通洋務,那就只能從頭開始培養了。

張榜之日,巡撫範時崇在榜單上親手加蓋了大印之後,柱不由長鬆了口氣。

嗨,這次的學差,總算是風平浪靜的過去了。

桂榜張貼到貢院門口之時,柱領著兩個美婢,悄悄的出了貢院的後門,逛到了廣州的街道上。

逛了足足四條街,柱竟然沒有找到一家早茶的茶樓。

嗨,柱仔細的一琢磨,這才恍然大悟,竟然是他自己魔障了。

廣州的早茶,最早起源於咸豐時期的“一厘館”。

這種“一厘館”的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供路人歇腳談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