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柱爺發威(第1/3 頁)
朝廷驗看首級,異常之嚴格。
主帥驗了,兵部驗。兵部驗了,內閣還要抽驗。
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其實是防範殺良冒功。
明末時期,因軍紀的徹底敗壞,很多邊軍就經常搞出殺良冒功的把戲。
大清的驗首級,重點看牙口和辮子。
準噶爾人,其實是蒙古人的一支,腦袋上同樣有小辮子。
辮子,是老的,還是新編的,只要稍微有點經驗的官員,一看便知。
牙口呢,這個時代的蠻子地區,幾乎沒有每天刷牙的習慣和條件。
準噶人的貴族,可以用青鹽搓牙。普通牧民們,哪裡買得起青鹽?
所以,準噶爾部的戰士們,牙口普遍發黃,甚至是發黑,蛀牙也是司空見慣的情況。
柱親口說出去的話,一口唾沫一個坑,確實是童叟無欺。
拿來一個準部蠻子的首級,確認無誤後,當場給銀子。
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們,不缺奶,也不缺肉食,缺棉布、缺綢緞、缺銀子、缺助消化的茶磚。
柱隨軍帶來了十幾萬兩銀子。
原本,他以為十兩銀子一顆首級,足夠交換了。
誰曾想,放出去的這些蝗蟲們,實在是太壞了,簡直是刮地三尺了。
蝗蟲們所過之處,男人和小男孩全殺了,老女人也殺了,只留下了年輕的可以生孩子的女人,綁在馬背上,帶回了山口。
這些蒙古散騎兵,在空虛的準噶爾人腹地,如入無人之境,四處燒殺搶掠,收穫極為豐厚!
大約半個月後,周荃跑來告訴柱,大軍裡的銀子,用完了。
可是,敵人的首級,還在源源不斷的送來大營之中。
柱不由笑了,摸著下巴說:“竹生啊,一戰斬級萬餘,這是什麼樣的軍功?”
周荃異常篤定的說:“東翁,此乃國朝與準部開戰之後,最大,也是最顯赫的軍功。”
柱有些驚訝的望著周荃,奇怪的問:“皇上屢屢擊敗噶爾丹,竟不如我的斬級多?”
周荃抖開摺扇,陰陰的一笑,說:“東翁,您也說了,是擊敗,而不是全殲。”
“嗯,這麼多的首級,換個一等公,應該可以吧?”
柱笑著開玩笑說。
周荃輕咳一聲,提醒柱:“東翁,今時已經不同於往日,我大清非常需要一場輝煌的勝利,以震懾四方的宵小。”
柱秒懂了。
周荃明著說的是所謂的宵小,實際上是指,老皇帝只要重用了戰功顯赫的柱,就不需要擔心玄武門之變了。
戰神護駕,誰敢當李老二?
他們兩個人閒聊了一陣子,柱果斷的拍了板,說:“不能寒了他們的心,就拿等值的茶磚、綢緞和棉布出來交換。竹生啊,不給銀子是咱們準備不足,就照十兩銀子比例,多給一成的實物,又有何妨?”
直到老十四帶著敗軍回到了胡圖斯山口,柱大規模的交換首級的行動,才暫時告一段落。
據周荃的匯總,總共得到了準噶爾人的腦袋,一萬四千八百多級。
這些首級驗看之後,當場就用石灰醃了,擱到特製的木箱子裡,並灑滿了石灰,以免腐爛後,再也辨認不清了。
此次大戰,柱出正兵僅僅八千餘人,加上策稜部的蒙古騎兵兩千,總共也就一萬人而已。
至於沿途招募來的蒙古散騎兵們,誰都知道,他們其實沒啥戰鬥力。
然而,偏偏是這些沒有戰鬥力的蒙古散騎兵,卻幫著柱創造了清準戰爭以來,最輝煌的軍功!
不信?那咱們來數一數首級嘛,真金不怕火煉!
“柱,狗賊,你給爺出來。”
老十四剛回來,就提著刀,怒氣衝衝的來找柱算帳了。
老十四是皇帝的親兒子,柱就算是拿了“白虹刀”,也確實沒膽子宰了他。
但是,跟著老十四來挑事兒的侍衛和隨從們,柱就不可能和他們客氣了。
牛泰早就得了柱的吩咐,躲到一旁,放過了手裡提著刀的老十四,而攔住了老十四的侍衛和隨從們。
“奉鎮北大將軍鈞命,膽敢擅闖帥帳者,格殺勿論!”
牛泰也懶得和老十四的人,多說什麼廢話,直接搬出了柱的軍令。
從身份上說,老十四僅僅是徵北將軍而已,管轄喀爾喀蒙古地區的所有兵馬。
而柱則是鎮北大將軍,節制古北口以北的諸軍,管轄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