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玉柱,你敢使詐?(第2/3 頁)
:“你真是個蠻牛。東翁他老人家,是何等的身份?救過真龍的今上義子也。趙昌即使想攀咬,必須有真憑實據呀。再說了,東翁向來不喜結交宮裡的大太監和宮外的王公權貴,嘿嘿,姓趙的就算是想攀誣,也是攀不著滴。”
柱喜歡錢,卻從不貪汙。
柱很好色,那可就是葷素不忌了。能偷則偷,偷不著,就硬搶。
老皇帝也是知道的,柱那個方面的需求特別旺盛,哪怕是帶兵出征,也必須帶上侍妾隨行。
再說了,錢映嵐被柱搶進了府裡,老皇帝還幫著抬了旗籍,那就沒啥可以忌諱的了。
柱的父母,妥妥的鉅貪。柱自己,也做過惡。
更重要的是,柱很有分寸感,皇子裡他只和老五、老七有較多的來往。
可是,這兩個帶有殘疾的皇子,早早就出了局,徹底的遠離了皇位的爭奪戰。
老皇帝討厭老八,柱就成了八爺黨的死對頭。
老皇帝想廢太子,柱就幫著整了太子的骨幹成員。
康熙的親兒子,都被圈禁了兩個,柱這個義子算個啥呀?
關鍵是,柱不僅對老皇帝非常有用,還特別的忠誠,這個才是要點。
當然了,這一次,柱在行宮裡,冒死救了康熙之後,忠誠問題經受了最嚴酷的考驗。
通俗的說,忠的問題,柱已經沒有問題了。
想拱倒如今的柱,嘿嘿,如果木有謀反的鐵證,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撬開了趙昌的嘴巴,知道了老四的很多暗中佈置,柱的心情自然是上佳也。
歷史上的那一夜,趙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用。
只是,那一夜的天不亮,趙昌就被老四弄死了。
也就沒人知道,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
不過,走過必定留下痕跡,僅從趙昌洩露的底細,推斷過去,柱又加深了一個印象:老四很可能是篡位的逆子。
康熙死後,老四在隆科多帶兵的護送下,回了紫禁城。
當時的京城,已經戒嚴了。直到六天後,老四才拿出了即位的遺詔,正常人誰不生疑?
與此同時,德妃宮裡的太監和宮女們,全都被換光了。
伺候了德妃幾十年的幾個老太監,莫名其妙的,都掉井裡淹死了。
遺詔並非是康熙的親筆,遺詔又必須加蓋大清的傳國璽。
老四已經完全控制住了京城,他想找幾個人來寫遺詔,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之事爾。
如今的柱,身臨其境之後,已經大致想明白了一件大事:老四封宮六天,肯定是在挖地三尺的找璽。
按照柱的推測,傳國璽,只怕是掌握在了德妃的手裡吧?
不然的話,德妃的宮裡,不可能鬧出那麼大的動靜。
連續這麼久的時間,柱故意製造的恐怖氣氛,終於在趙昌的身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實在是可喜可賀也。
實話說,柱沒打算讓趙昌當他的內線,而只是把趙大總管當成了一枚閒子。
所謂閒子,就是布在應有的位置上,平時絕不聯絡。
到了關鍵時刻,趙昌只需要透一點點風聲出來,柱就可以先發制人了。
沒辦法,這是柱學來的妙招。
以康熙的眼界,他哪裡見識過這種佈局方法?
所以,率先掌握了這種方法的老四,才笑到了最後。
螳螂捕蟬,柱在後!
柱親自出手,先後拿下了趙昌和魏珠。
趙昌因為不當值,只捱了二十板子。
當值的魏珠,也只捱了二十板子。
這是因為,康熙臨時吩咐魏珠,出去傳口諭了。
但是,趙昌的屁股都被打爛了,輕輕的放過了魏珠,實在是說不過去呀。
隨著柱的重拳出擊,行宮裡的規矩,緊跟著煥然一新。
這一日,柱正陪著康熙說話,老八的奏摺到了。
按照原定計劃,老八應該早就趕到行宮來伺候著。
可是,不知道怎麼的,老八居然一直待在景陵那邊,就守在了良妃身邊,大大的拖延了趕來陛見的時間。
就算是再受寵,也不能和皇帝一起看奏摺,柱很知趣兒的跪安了。
但是,柱即使用腳去思考,也知道,震驚朝野的“斃鷹事件”,即將爆發。
以前,柱讀史的時候,始終覺得“斃鷹事件”裡,透出了很多的蹊蹺。
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