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大致成型(第1/3 頁)
眨眼,一個半月過去,來到42年的9月2日。
這天上午,徐巖和大本事趕到了錫林郭勒,迎接一批老家過來的幹部。
話說這段可是忙死徐巖他們了。
各個單位的重新梳理、整編,原先徐巖寫計劃的時候就是寥寥幾筆,但是真正到了實際工作中就是千頭萬緒。
首先是航空兵,因為保密的原因,所以這個是針對原挺進軍老人來的,也不是自願報名,而是各團政治處挑選推薦。
航空兵嘛,不光知識水平要有,身體素質也必須拔尖,所以最後全軍4萬多人就挑出來2000多人送到錫林郭勒。
那2000名戰士一開始還是懵的,一個個的還以為是最近犯錯誤了要被丟到錫林郭勒加入警備一團。
航空兵院校還是高度機密,但警備一團他們是知道的
直到看到那些飛機,這些“準飛行員”、“準地勤幹部”們才美得鼻涕冒泡。
挺進軍航空兵第一師也就此成立,滕國英擔任師長兼航空兵院校總教官,廖庭方擔任政委。其他六位分別擔任戰鬥機、轟炸機、攻擊聯隊的聯隊長兼政委。
沒辦法,畢竟就加上他們8個,算上那4個願意幫挺進軍做事的鬼子飛行員,也就12個人。
所以說滕國英他們是真的任務繁重,不過他們倒也是累並快樂著,跑道建好後,一有空他們就帶著菜鳥,開著霍克-3,也就是教-1訓練機上天飛。
轟炸機不行,現在錫林郭勒那邊還就一條野戰跑道,也就是壓路機壓出來的土跑道,轟炸機那麼大塊頭,再考慮到都是菜鳥,別說轟炸機了,就是戰鬥機也最好用水泥跑道起降。
不過也快了,錫林郭勒的機場已經建好,水泥跑道也已經在養護期,用不了多久那些已經有些會飛的菜鳥就可以試著開單翼機飛上天。
之後就是新建第二重炮旅,以及第二裝甲旅,還有擴編的騎兵旅、特戰旅。
其中第二裝甲旅和特戰旅同樣是戰略級的保密單位,也是各團政治處挑選人員。
裝甲旅還好,大家都樂意給團裡的人爭取前程,但是特戰旅,一個個的團政治處主任就有點不樂意。
因為特喵的送過去的人,人家特戰旅未必會要,之前在淩水的時候就是這樣,1000多個精英老兵最後就挑走72人。
那些老兵,是既想去,又不樂意去。
想去是因為特戰隊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且待遇好,立功的機會也多。
至於危險性,這在那些百戰老兵眼裡簡直就不是事兒,閻王殿都闖了幾十回了,還怕那點危險。
還真別說,有些兵他就真的有可能跟閻王爺拜過把子,後世有網友看了他們的故事,都說那些抗日神劇拍得保守了。
燕雙鷹?
燕雙鷹在那些特等功英雄們面前,那就是個弟弟!
手撕哥那幫人就算了,他們是修仙的
所以最後還是特戰隊的人主動去各個部隊挑的人,把總人數擴充到了230人,除了一個14人的指揮部,剩下正好三個大隊,趙傑、水生、白朗,每人帶一個大隊。
這仨大隊取名也是有意思,趙傑沿用了他們在虎頭山時期的代號,特戰旅第一大隊的代號就是雪豹突擊隊。
完後水生不好選了,再一想東北那是大貓的地盤,於是第二大隊索性就叫猛虎突擊隊。
之後是白朗,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劇情的影響,這貨直接給他第三大隊取名叫梁山大隊,之後申報到軍部,徐巖看了之後直接把白朗叫到辦公室讓他抄了一千遍“梁山大隊”這四個字。
最後迫於徐巖的淫威,白朗終於把“梁山大隊”更名為漠北地區另一種頂級掠食者,金雕突擊隊。
按白朗的意思,就是其他倆大隊都是地上跑的,他第三大隊是天上飛的,就比人高一頭。
好在是當初從一支隊開始,徐巖就一直強調部隊的文化教育,不然這次還真不夠人的。
因為除了騎兵旅,其他幾個地方都得有點文化基礎。
騎兵旅麼就從這一次新招募的新兵裡面挑人了,從烏蘭浩特到錫林郭勒,招了一萬多來自牧區的新兵,這些孩子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是天生的騎兵。
這些特殊兵種挑完人之後,原先四個旅可以說平均文化水平再一次降到了極致,之後又挑出了好幾百軍齡高的老兵,作為新編警備團的骨幹。
好在從淩水過來的時候就都是老兵,抽了那麼些骨血戰鬥力也不至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