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老崔回來了(第1/2 頁)
早飯過後,大算盤把徐巖叫到了自己辦公室。
他今天要去九縱,所以今天的物資採買,訓練所需的彈藥安排什麼的,要交給徐巖來負責一下。
徐巖坐在邊上,大算盤則是一邊撥動算盤,一邊嘴裡唸唸有詞。
“算上九路軍,一共增加59人的伙食,普通戰士伙食1元,傷員2元。張安定3元,這個大飯桶”
這裡大算盤說的是法幣,抗戰前中期,法幣的購買力還是相對比較堅挺的。39年底,100元法幣還能買一頭豬,就算到了41年底,也能買一袋十幾斤的白麵,相當於一個大洋的購買力。
當然跟戰前是不能比,37年的時候一元法幣基本等同於一塊大洋的購買力,而現在是41年初,一元法幣大概只等於戰前的5分錢左右。
貶值是很快,但目前老百姓還都認。
法幣崩盤的開始是42年後,因為發行指數突然暴增了60倍,41年底到42年初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增發的貨幣趕上了過去5年累計增發的總和,瞬間就貶值了10倍,致使老百姓對其失去了信任。
話說大洋的購買力也一直在下降,主要是戰爭導致物資匱乏,民用物資漲得都很兇,尤其是糧食。
所以,早期法幣的貶值雖然有國府增發的因素,但最大的原因還是戰爭導致的物資匱乏。到了後期,才真正是國府那幫蠹蟲的鍋。
而目前縣大隊的伙食標準,就相當於是戰前的每人5分錢,能吃飽,想吃好就別指望了,最多每三天改善一天的伙食。
傷員那多出的一倍是營養費。
至於張安定
大算盤很快就算清楚了今天要採買的物資,將賬本遞給徐巖。
“秀才,今天要買的東西都在上頭了,你照著買就行。”
“好。”徐巖接過賬本,大致掃了一眼,然後就合起來放到了自己衣兜裡。
接著他又看向正在整理筆墨的算盤,問道:“對了,最近都沒怎麼關注你這邊,現在咱們的資金情況還好吧?”
“還行,夠用一陣的。”大算盤點了點頭,隨即他又翻了個白眼,“還好有額盯著,要是換成你們幾個敗家子,咱縣大隊早都西北風咧!天天算賬,算得額頭髮都少咧!”
徐巖一臉嫌棄:“本來就沒幾根!”
大算盤下意識地摸了下自己的禿頂,撇了撇嘴,不說話了,繼續整理他的辦公桌。
“武器彈藥什麼的還夠用嗎?”徐巖又問道。
“嘖!”大算盤表示不耐煩:“有賬本你自己看麼!”
徐巖:“我嫌麻煩,你說一下得了!”
大算盤白了他一眼:“本來是不夠了,新兵連差30多杆槍,老陳這一趟又繳獲一批,足夠咧!倒是彈藥,每人每天5發子彈的消耗,再過兩個月,額們就得唱空城計!”
“這個省不了,現在不給他們練槍法,上了戰場更浪費子彈!”
徐巖說著,琢磨了一下又說道:“也不是沒有辦法,咱們現在打的,都是100米的靶。邊區造的子彈頭雖然距離遠了就往土裡鑽,但是在100米左右彈道還是比較穩定的。
你這樣,這次繳獲的槍啊,包括現在新兵連手裡的槍都集中起來挑挑,把三八大蓋,中正式這兩種槍留下咱自己用,配齊了新兵連之後,再留下50支備用,剩下所有的步槍,都給司令員送去,咱跟他換邊區造的子彈!
另外這趟繳獲的歪把子咱也不要了,你全拿去跟司令員做買賣,就換子彈。怎麼價兒你自己做主,我知道你吃不了虧。等子彈換回來了,咱每人每天十發、二十發的練!”
“甚?!”
前面的話還好,最後一句聽完,大算盤直接炸毛了:“你真當自己是闊少咧?”
“你別老盯著眼前的仨瓜倆棗行不行?”
徐巖耐著性子勸道:“賬得往長遠了算,現在咱們縣大隊,甚至是整個八路軍,一個戰士平均多少發子彈才能幹掉一個敵人,這你算過嗎?”
算盤愣愣地搖了搖頭。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徐巖給唱了一段,唱得算盤懵逼兮兮的。
又聽他繼續說道:“歌兒上唱得很帶勁,可事實呢?最少20發!機槍手就更甭提了,100多發才能幹掉一個鬼子。
就拿上次咱坎子溝伏擊戰,一仗總共打掉多發子彈,才幹掉200多個鬼子。
要是戰士們槍法好了,能有這麼大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