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地球的“優勢”(第1/2 頁)
實際上關於意識能量體的科技黃超已經進行了一次實際應用,那就是“復活”他的父親——黃嚴勇!
那次綁架事件使得黃爸的肉體死亡,黃超不得已把黃爸的意識資料化,然後儲存在了一臺超級計算機裡面。
然後利用龍族的基因技術製造(不但是克隆了新身體,而且催生了新身體,讓黃爸的新身體迅速成熟)了一具新的身體,又把黃爸的意識“輸入”到了這具新身體裡面,從而“復活”了黃爸。
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次意識能量體科技的實際應用。
人聯科學院透過這件事情也意識到意識和肉體是可以相互分離的,也就是說“靈魂”這種東西是真的存在的。
不過真正的“靈魂”不是鬼物,而是一種意識能量體。
而且目前為止,人類已經探索出了這種科技的端倪,其中已經得到實際應用的就是腦機互聯技術。
腦機互聯技術是指透過建立直接的通訊路徑,在大腦與外部裝置之間進行資訊交換的技術。
腦機互聯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電極或其他感測器捕捉大腦的神經活動,將神經訊號轉換成數字訊號,然後透過演算法解析這些訊號以識別特定的思維模式或意圖。
這些解析後的訊號可以被用來控制外部裝置,如計算機游標、機器人肢體等。
根據獲取腦活動的方式,腦機互聯技術可以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大類。
侵入式腦機介面透過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皮層或顱骨內,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訊號,但風險較高。
非侵入式腦機介面則透過佩戴在頭皮上的裝置捕捉大腦訊號,安全性高,但訊號質量相對較低。
腦機互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尤為突出,尤其是在幫助身體殘疾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恢復運動功能方面。
例如,透過意念控制假肢或外骨骼系統,讓截肢或者癱瘓患者能夠重新獲得一定程度的自主行動能力。
腦機互聯技術可以用於監測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狀態,幫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實現更加個性化的教育體驗。
腦機互聯技術可以用於開發新型的互動式遊戲和娛樂體驗,如透過思維控制遊戲角色或虛擬現實環境中的物件。
腦機互聯技術可以用於提高士兵的反應速度和戰場適應性,透過意念控制無人機和其他戰鬥裝備。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腦機互聯技術可能會實現更加精準的訊號解碼和更廣泛的應用範圍。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實現從大腦到大腦的直接通訊,這可能徹底改變人類交流的方式。
而且隨著黃爸這個“重生人”的出現,也為人類開啟了意識上傳技術的大門。
意識上傳是指將人的意識、記憶和思維模式轉移到計算機或其他介質上的過程。
這一概念在科幻文學中經常出現,如電影《駭客帝國》和《超驗駭客》等作品中都有體現。
然而,現實中要實現意識上傳,需要解決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人類大腦極其複雜,包含約850億個神經元和數以萬億計的神經連線。
要完整地複製或模擬這樣一個系統,目前的技術水平還遠遠不夠。
儘管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在進行,如“人類神經連線組計劃”,但這些研究距離實現意識上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使能夠掃描大腦並獲取所有必要的資料,儲存這些資料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大腦產生的資料量巨大,目前沒有任何儲存裝置能夠容納如此龐大的資訊量。
意識的本質至今未被完全理解,科學家們仍在爭論意識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是否能夠與大腦的物質結構分離。
如果無法理解意識的本質,那麼將其上傳到電腦就無從談起。
即使技術上能夠實現意識上傳,這也會帶來深刻的哲學和倫理問題。
例如,如果一個人的意識被上傳到電腦,那麼這個數字化的自我是否還是原來的那個人?這將如何影響個人的身份認同和社會關係?
意識上傳可能會影響個體的自由意志。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和決策過程可以在電腦上被預測和控制,那麼他的自由意志是否會受到影響?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倫理問題。
意識上傳技術的實現可能會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例如,它可能改變人們對於生命、死亡和存在的看法,引發新的社會分層和不平等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