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戰後重建(第1/2 頁)
外星人的戰敗給人類留下了大量的先進科技,人類在這場戰爭中基本獲取了天狼星人和比鄰星人的全部科技成果。
尤其是天狼星人的宇航技術,使得人類開啟了超光速飛行的大門。
這對於人類進行宇宙探索和星際殖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同時,天狼星人和比鄰星人敗退之後大機率會淪為流浪文明,這種情況下天狼星系和比鄰星系就成為了人類探索的目標。
雖然這兩個是殘破的星系,但是爛船還有三斤釘呢,黃超就不相信這兩個星系就沒有一點價值了。
而且這兩個星系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對於人類邁出探索宇宙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過在此之前,人類先得恢復生產,特別是恢復小行星採礦和木星資源開採計劃。
天狼星人敗退之前在小行星和木星上留下了大量的採礦裝置,這些裝置與人類相比各有千秋。
由於人類掌握了龍涎水的原子分解科技,所以人類在礦物提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但是人類在行星探礦和礦石開採方面的科技就遠遠不如天狼星人了。
天狼星人在星際採礦方面採取了引力破碎和聲波粉碎技術,可以大規模開採礦產,並同步實現粉碎、分揀、初煉等步驟。
這可以大大縮減礦產開採的時間,並提高效率。
人聯科學院利用天狼星人留下的裝置,開發出了新的一體化採礦船。
可以快速在資源星上建立類似於《星際爭霸》中的人族基地那樣的採礦中心,並且直接就地冶煉,製成成品。
這為人類的戰後重建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同時比鄰星人的基因技術也被人聯科學院全面掌握,其中對人類最有用的就是生命智慧開發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利用基因技術把生物的智慧提高到一定水平(主要取決於生物本身的進化程度)。
這也就意味著人類不但可以提高本種族的智慧水平,還可以把太陽系的其它智慧生命培養成智慧程度更高,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的物種。
只不過這種基因技術存在巨大的實踐風險,其中蟲族的覺醒就是明證。
所以說黃超還在考慮是否要應用這種技術,或者說在哪些生物上應用這種技術。
畢竟不用實在是有點太可惜了,比鄰星人的文明晉升速度如此之快,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這一技術。
還有就是尼比魯星星域的時空亂流成功加速了太陽系外圍天體的崩解速度,太陽系面臨著天體重新洗牌的風險。
好在人類已經全面掌握了天狼星人的引力控制技術,現在可以製造人工力場了。
黃寶寶正在領導人聯科學院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建立新的太陽系天體模型,一旦模型建立,人類就要按照模型規劃,重新打造太陽系引力平衡體系。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加速木星的恆星化,用木星引力平衡太陽系外圍天體崩解後形成的引力失衡。
具體來說就是一定要維持住地球、火星、金星等重要行星的目前軌道,不破壞這些天體的執行週期。
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工程,也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工程,因為這意味著人類要重塑太陽系。
這在以前人類是不敢想象的,但是現在人類已經建造了戴森雲,也掌握了引力控制技術,這就為實現這一工程提供了可能。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這場戰爭中太陽沒有受到任何損害,它依然是一顆壯年恆星,可以為人類提供億萬年的能量。
戰後重建工作還有一項核心工作就是儘快加速人口增長。
大規模的精英人口的死亡使得人類的軍事和科技實力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而這些精英人才的出現需要龐大的人口基數,人類不可能矮子裡拔將軍,隨便找些不夠格的人濫竽充數,尤其是在科研人員方面。
所以社會公養制度正式成為了人聯的國策,人口最佳化政策也隨之誕生。
同時大腦晶片植入也成為了一項強制政策,這讓人類的教育週期大大縮短,可以極大地提高成才效率。
在眾多的重建工作之中有一項工作被黃超放在了首位,那就是太空軍的重建工作。
毫不客氣地說正是因為有了太空軍偉大的付出,人類才會贏得這場戰爭。
而太空軍也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不但損失了將近一半的作戰力量,而且幾乎戰歿了所有的高階戰力。
撤退到火星的太空軍只剩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