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第2/2 頁)
以讓他清楚意識到海核與友人之間的差別。
換句話說,地核只是不想活,但又不太想死,最後將選擇權交給青年。
如果青年沒有弄死他,那他就活著——這種手下留情的行為,或許讓對方留存下來幾分友人還活著的妄念。
如果青年弄死他,那也沒關係——這證明友人的意識已經徹底消失,死亡,成為擁有相同外貌的汙染物,地核也就沒了其他需要留戀的東西。
這讓青年所不解。
他留守,只是基於勝之不武的行為準則,沒想到會因此讓對方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念想。
但他又懶得對地核出手,替對方處置生命,反正看這種心態,就算不輪到青年出手,地核估計也活不了太長時間。
和往常一樣,他們不歡而散。
在這一次對峙之後,青年終於覺得繼續遵從海核的定義,擴張汙染,擊殺地核,沒有了意義。
他不再按照海之核的定義行事,反過來吞併了海之核的定義。
存在可以是萬物,萬物皆可以是存在。
從清風、光亮、悅耳的聲音,到汙穢、幽影、雜亂的噪響
青年開始吞併和同化各種各樣的定義,無論是美好的,還是不美好的定義。
每一個存在,都有ta積極或消極的意義。
風帶來氣象的變動,光亮讓萬物可視,聲音傳達資訊;汙穢將世界變得汙濁,幽影遮掩掉美好明媚的事物,雜亂的行動則讓人煩心。
但唯獨青年,沒有這種意義。
他的存在基於其他所有的存在概念。
如果他在某一刻,將自己的概念改寫成海核,那他存在的意義,也就是海之核存在的意義——殺地核,擴張汙染。
反過來,他不是海之核,成為其他的存在,那他的意義,也只是其他這些存在的意義。
而不是青年自己的意義。
或許那個讓青年誕生的人,江羽遙,會知道這個答案,但對方連概念都被海之門所抹消,又怎麼可能將答案告知青年。
或許是為了尋找這個不存在的答案,青年開始瘋狂地吞併其他概念。
s級的天裂,才剛誕生,就被青年合併吞噬。
之後,青年甚至躍躍欲試要對海門動手。
不同於人們給s級天裂做出的“海之門”命名,青年所嘗試吞併的,是另一個更宏偉龐大的概念,象徵所有和汙染相關的一切。
——不過在吞併的途中,青年很快意識到,祂的定義太過宏大,就算吞併成功,他也會繼承海之門的概念,成為下一場汙染災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