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看透(第2/3 頁)
國公不會自己進去看看嗎?”
呂夫人不太懂那些彎彎繞繞,但她出身商賈之家,看人臉色是與生俱來的本事,江盛變臉的樣子,她看在眼裡,心知江盛態度有異,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樣。
她下意識選擇在此刻表現出更多不滿,加重江家人的愧疚之感。
江盛沒有因為呂夫人的無禮生氣,於秋月照實說了下郭子珍的傷,他聽完後,進入裡屋檢視。
江盛進來後,小輩們全變成了背景板。
三皇子同樣是小輩中的一員,此刻同樣沒什麼話語權,如果在這兒的人是太子,江盛可能還會多問幾句,請示一二。
到了江盛這個地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為過,全天下能讓他看在眼裡的人,只有皇帝,太子勉強也算,儲君位同半個皇帝,不能怠慢。
皇子和公主雖為皇室之人,可皇室最不缺的就是皇子公主,真要是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大長公主和三皇子捆在一起,也不如一個江盛。
兩人捆一起,都不能撼動皇帝的地位,江盛若有二心,皇帝立馬會焦頭爛額。
江易周從江盛的動作表情中品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小說主線發生的時候,大莊的朝廷幾乎是個到處漏風的篩子了,時局徹底大亂,沈家所握天下,分分鐘改換姓氏。
江易周以為,現在大莊的情況應該就不太好了,可現在看來,大莊的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皇帝本人手裡,朝堂遠沒有到大廈傾頹的地步。
只有大權在握時,皇帝的地位才能如此崇高。
還有,世人傳聞三皇子備受皇帝喜愛,高貴妃有繼後之賢,太子之位並不穩固,這些傳聞,很可能都是假的。
看江盛表現,可知他對權力無比敏銳,若權力發生轉移,他面對三皇子絕不可能是這個半無視的態度。
怪不得三皇子要定江易雅為妃,合著是想拉攏江盛,增加自己的籌碼,現在的他,根本鬥不過太子。
太子之位穩固,才符合朝局穩定,皇帝掌權的背景,太子身為儲君,其位不可輕易廢除,否則每次廢除,都會引起朝堂上下動盪,一個腦子清醒的帝皇,不會做這種自掘墳墓一般的事情。
除非太子造反,或是皇帝覺得,太子有造反之心。
懂了,三皇子想讓太子造反,大長公主可能在其中推波助瀾,意圖混一份從龍之功,以維持自己如今在皇室中絕高的地位。
換個角度看問題,江易周豁然開朗。
隨之而來的便是憤怒。
你們對皇位爭來爭去,憑什麼要派人來殺她啊?合著她就是個工具人,死不死都無所謂。
這種生死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感覺,江易周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了,而今重新感受,真的是讓人厭惡極了。
也讓她心裡,不停湧現出一些陰暗的想法。
大亂在即,莊失其鹿,有能者皆可逐之!
他們將皇位視作囊中之物,卻不知煮熟的鴨子還有飛走的時候,更何況一個隨時有可能易主的皇位!
江盛入內看郭子珍的時候,那個偷偷離開的內侍,回到了三皇子身邊,悄悄將一封信遞給了三皇子。
三皇子將信收到懷裡,準備離開,江盛回來了,他不好在江盛面前討好郭家。
三皇子心中暗道可惜,沒想到江家這麼快就派人去請江盛了,要是江盛等晚上下值才回來,他能做更多事情。
大長公主和三皇子一個心思,江盛回來,他們什麼動作都不好搞,既然如此,不如回家。
誰想在這兒陪著一個他們不熟悉的廢人啊。
“本皇子今日還要去看一眼王府建造如何,於夫人,安國公既然已經回來,那本皇子便先行一步了。”
本朝皇子在大婚時,才會離宮入住王府,並且被封王。
三皇子走之前還不忘提醒一下江家,他和江易雅的婚事,以及他今日留下,完全是為了幫江家鎮場,希望江家能記住他的付出。
江易周願稱之為空手套白狼的高手。
於秋月連忙親自送人到門口,她還拽上了江易雅,大長公主順道一起,李凝香也就一起走了。
這屋裡就剩下呂夫人和江易周了。
呂夫人見江易周留下,有些好奇地看她,似乎在疑惑,江易周是誰。
“你是江家哪位千金?之前從未見過你。”
江易周沒想到郭家會被世家大族排擠成這樣,她都到京城兩個月了,不是兩天,安國公府上發生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