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81章的說明(第2/2 頁)
所有那些篤定的‘李相夷’,他一向都是坦然承認的。
但是他最在意的——師父和師兄死了,肖紫衿明確說討厭他,喬婉娩嘴上說不怪但語氣裡全是怨懟,佛彼白石給他端花生粥。
他們不想要認,他便也不認,大家心照不宣李相夷死了不好嗎,何必用花生來尋個心安?
他心裡也是疼的。
既然有了答案,何必反覆來試探他呢。
阿娩等了他十年,可是等到了又如何呢?在地道里,她告訴過他‘已經晚了’。
如果他執意要回來,只剩下中傷。
到了這個份上,如此聰明的李相夷,如此通透的李蓮花,沒法再假裝自己不知道——從前他以為,李相夷從神壇跌下來之後才眾叛親離,所以能說別人忘恩負義。
但其實,被討厭的就是他本人,只是從前他位高權重、聲名赫赫,旁人不敢直言。
眾人的討厭不是從他落難之後才開始的,所以他不能恨他們,只能恨李相夷。
以他的驕傲,不純粹的感情他本來也不要。
他自己把李相夷貶低到泥裡去,說他是笑話,是活該,是負了所有人。
不然他不能接受自己付出的那麼多,要求的那麼少——他落難了,並不需要眾人傾盡全力賭上生命去救,只需要找一下,甚至他自己會回家,但是他們連敷衍都懶得敷衍——居然還是非分之想。
他只好換一種方式讓自己往通達的方向去,像看淡紅塵的世外高人那樣——你們不在意我,我也不在意你們。
是這種傾向把李蓮花和李相夷分隔開來了。
李蓮花選擇漠視自己的需求,反而李相夷代表了他真正的慾望——他渴望有人說,我就偏愛李相夷,我覺得他沒有錯,若生在英雄林立的時代,他會擁有真兄弟真戀人。
至少他從未想過,要變成他們一樣來“合群”。
他寧可清高,孤身捱過背叛毒發。
把自己想要又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我不配,其實是置氣。
所以一直到地牢那裡,說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李蓮花,才突然有了書花的味道。
有種不似此間人的味道。
李相夷真的死了,李蓮花的達觀才綻放開來。
我看得又感慨又淚流滿面。
但我是捨不得小魚死的,所以我流花花走另一種達觀——什麼都沒有的人能更容易看破紅塵,但擁有極強底氣的人同樣也容易看透人際關係的實質。
所以從下一章開始,李蓮花的形象就跟劇有很大幅度的偏離,是一種魚形態的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