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1/2 頁)
沒想到,那雙鞋,沈國夫人早就做好了,只是那時候沈蓉已經在籌謀如何殺害李楹了,沈國夫人羞愧之下,不敢送給李楹。
太后閉上眼睛,兩行清淚自眼中滑落,她這個阿姊,一生苦命,好不容易能過上好日子,又被女兒連累,橫死在大理寺,阿姊對她的心是真的,對明月珠的心也是真的,但她太愛自己的女兒了,才會誤入歧途,做了錯事。
阿姊大概是預料到了自己結局,才會在懷著身孕的時候還辛苦做了一雙鞋子,只為保全她腹中孩子的性命。
太后緩緩睜開眼,她對沈闕道:“沈闕,吾不殺你,但也不會留你在長安,吾會將你流放到嶺南,就當給阿姊,一個交代了。”
嶺南離長安距離一千七百里,山高路遠,困苦不堪,沈闕到了那裡,又有小吏看管,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沒辦法再謀害太后了。
但這處罰,相對於沈闕犯下的罪過,已經算是從輕了,至少,沈闕保住了一條命。
沈闕沒有求饒,也沒有謝恩,只是木然任憑左右千牛衛將他帶下去,但他走之前,太后忽問了他一句:“沈闕,你以貓鬼謀害吾,這其中,有沒有其他同黨?”
太后說這話時,眼睛瞥了眼隆興帝,隆興帝愣了一愣,他臉色發白,眼中似有含屈神色,沈闕呆愣搖頭:“不,此事是臣一人所謀,和旁人無關。”
雖是沈闕答話,但太后卻一直瞧著隆興帝,片刻後,她才收回目光,淡淡道:“聖人對沈闕的處罰,有無異議?”
隆興帝勉強笑道:“阿孃做的決斷,朕自是沒有異議的。”
太后點了點頭,她看著沈闕被千牛衛押走,然後才道:“吾也乏了,聖人若無其他事的話,就先退下吧。”
隆興帝默然頷首,他起身,太后又道:“崔珣留下。”
隆興帝頓住腳步,他看了崔珣一眼,臉上不由露出厭棄和憎惡神態,崔珣垂眸,對太后說了聲:“諾。”
蓬萊殿外,花團錦簇,綠樹成蔭,隆興帝卻沒有心情欣賞這份美景,他也沒有回自己的神龍殿,而是急急去了惠妃所在的含涼殿。
隆興帝走後,蓬萊殿裡只剩下崔珣和太后二人,太后問道:“崔珣,你適才一言不發,是否心中另有盤算?”
崔珣鴉睫遮住雙眸,他從巫蠱木偶中猜到沈國夫人之死另有因由,或許錯不在太后,而是在沈蓉,於是他自玄誠口中取得沈闕犯案的鐵證後,便馬不停蹄來了蓬萊殿,他知曉太后向來對沈闕縱容,此次不一定會殺沈闕,故而極力遊說太后說出當年實情,就算沈闕不死,也要讓他恨無所恨,形同廢人。
他這一出,將太后也算計進去了,事情進展果然如他所料,太后沒殺沈闕,但沈闕也和廢了沒兩樣,裴觀嶽陣營又折損一員大將,他心知他此時應該見好就收,但,他卻猶豫了。
崔珣小心斟酌言辭,還是問道:“太后,臣有一事,不得不問。”
“何事?”
“天下行巫者,有蔣良這種本事的,鳳毛麟角,更多的是招搖撞騙之徒,沈蓉以巫蠱詛咒永安公主,但永安公主落入荷花池前,身體並無抱恙,所以,沈蓉她的確意圖殺害永安公主,但其實,她並不是殺害公主的元兇。”
太后抬頭,銳利眼神淡淡瞥向崔珣:“哦?那你覺得誰是元兇?”
這句話,已經隱含警告之意了,但崔珣卻沒有閉嘴,反而繼續說了下去:“不是太后。”
太后也沒想到他會這樣回答,她問:“為何不是吾?”
“太后對待要害自己的沈闕,尚且能夠念著舊情饒過他性命,又如何會為了皇后之位,去殺害永安公主呢?難道皇后之位,比太后自己的性命還重要嗎?”
崔珣眼神平靜:“所以,也不是太后。”
太后端詳著崔珣蒼白麵容,一言不發,蓬萊殿中寂靜無聲,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壓迫氣息,崔珣垂著眸,一副恭順謹慎模樣,但身軀如修竹般挺直,半點都沒有後退的意思,太后忽輕輕一笑:“崔珣,你說的對,沈蓉沒有殺害明月珠,吾也沒有殺害明月珠,沈蓉找的那個方士,的確是個招搖撞騙之徒,明月珠落水,與巫蠱無關,而吾一生之中,親緣淡薄,數十年來都只有明月珠一個女兒,明月珠又是那般好,吾就算舍了自己性命,也絕不會害明月珠分毫。”
崔珣打探到想要的答案,他思量了會,又試探性的問了句:“江州王那篇檄文,流傳甚廣,既然太后與公主薨逝無關,為何太后要承受這不白之冤?”
太后許是看出崔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