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1/2 頁)
“茲事體大,你有何證據?”
“郭勤威的頭顱,便是證據。”
金禰道:“頭顱已經到了長安,只要拿脖頸切痕與崔珣鐵胎弓弓弦對比,便知真假。”
盧淮點頭,正準備讓小吏送上頭顱,本一直沉默的崔珣忽道:“慢著,我有一言,想問金禰。”
眾人都面露驚愕神色,唯獨太后頗有興趣的看著崔珣。
盧淮沉吟片刻,說道:“你問。”
崔珣道:“金禰,我與你有何仇?”
金禰呆了呆,他張口結舌,崔珣於他,並未結仇,事實上,崔珣在突厥自顧不暇,哪裡有本事和他結仇呢?
反而是他,攛掇阿史那兀朵毀崔珣名聲,又數次放出夜梟幫阿史那兀朵抓回崔珣,他於崔珣,才是大仇。
金禰一時之間,張口結舌,崔珣又咄咄逼人問道:“我在突厥兩年,是害過你,還是得罪過你?”
金禰更是說不上來,他是可以捏造謊言,但一個謊言,要用一萬個謊言去找補,何況六部尚書和太后聖人數十雙眼睛齊刷刷盯著他,這些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稍微說錯一句,就能被抓住破綻,所以就算他再怎麼急智,此時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見狀,崔珣冷笑了聲:“既然我未得罪過你,那你到底以何動機,指控我?”
堂上的盧淮也皺起了眉頭,金禰驚惶片刻,但很快他便反應過來,道:“你是天威軍覆沒的罪魁禍首,人人得以誅之,我為何不能指控你?”
崔珣彎起嘴角:“我倒不知,投降突厥二十六年,領兵攻打大週四次的‘突厥左賢王’,居然這般有正義感,還為大周誅起奸佞來了。”
崔珣將突厥左賢王幾個字咬字咬的很重,金禰臉唰的一白,在座的重臣也面露嘲笑神色,金禰換了個理由道:“反正我橫豎都是死,臨死前拉個墊背的,有何不可?”
崔珣嗤道:“左賢王若真這麼甘心受死,又何必在長安東躲西藏?按照左賢王求生的渴望,用我之把柄,要挾我救左賢王,這才符合左賢王的個性,而不是拉我墊背。”
他一字一句,都讓金禰無力反駁,金禰額上不由滲出冷汗,他膽顫抬頭望向崔珣,這位察事廳少卿一身緋紅官袍,灼灼如火,但眼神卻寒峭如冰,他的身影,漸漸和六年前,那個傷痕累累,咬牙熬過無數嚴刑和屈辱的少年重疊在一起,金禰恍然驚覺,原來他從一開始,就看低了這個對手了。
而這個失誤,將會讓他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金禰戰慄間,裴觀嶽已經搶先道:“東拉西扯什麼,還不快呈證據?”
盧淮微微皺了皺眉,但也沒有反駁,他道:“來人,呈證據。”
當木匣開啟的那一刻,在場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是一個已成白骨的頭顱,形狀恐怖,還帶了一點頸椎骨,眾人想到郭勤威身經百戰,曾一箭射死突厥葉護,在西域諸國威名赫赫,沒想到死後落的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頭顱在突厥六年不得歸,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唯獨裴觀嶽盯著白骨,神色平靜。
只有他知道,這根本不是郭勤威的頭顱,只是他尋了個與郭勤威身材相仿的囚犯,用鐵胎弓將其頭顱割下,又令仵作將其做成白骨模樣,放入車隊箱籠之中,這招偷天換日,就是為了置崔珣於死地。
所以他並未感傷,只是眯著眼睛,看著大理寺最有經驗的仵作檢驗,反正仵作他事先也買通了,只等仵作說出早已安排好的話,那崔珣就在劫難逃了。
但是仵作檢驗的時候,臉色卻陡然變了,他望著裴觀嶽方向,連嘴唇都在哆嗦,裴觀嶽心道不好,難道這仵作驗出頭顱主人並非死於六年前,又見到太后和聖人親臨,驚懼之下,想臨陣變卦嗎?
但此時此刻,焉能變卦?
裴觀嶽抬眸,目光森冷,瞪了眼那仵作,仵作一個激靈,也明白裴觀嶽的意思,他戰戰兢兢道:“稟太后,稟聖人,這頭顱,的確是六年前的,頸椎切口,也與崔少卿鐵胎弓弓弦,對比一致。”
此話一出,堂上的崔頌清勃然大怒,看向崔珣的眼神也多了幾分厭惡,盧淮神情也變的鄙夷起來:“崔珣,郭勤威的頭顱,在突厥,而鐵胎弓,在長安,如若不是你六年前用弓弦殺死郭勤威,那這遠在突厥的頭顱切口,如何和你弓弦對比一致?事到如今,你認不認罪?”
崔珣很簡單說了兩個字:“不認。”
“證據確鑿,你還不認罪?”
崔珣只是瞥了眼放在條桌上的白骨,說道